前后如一表里如一是我一贯秉持的理念,活了大半辈子,基本也是这么照着这个路子走过来的。所以心善者对我总是鼓励和揄扬,认为我没有架子从不摆谱,容易接触很好说话。我心里不免觉得好笑,我实在没谱可摆,没架子好端,一介布衣,最多算是个风尘小吏,从来也没把身份地位当回事。所以活得算是本真自然,没有任何包袱和拖累。与人相处,彼此不欠不求,有缘相聚,一杯淡茶,半晌心语。话不投机,点头一笑,擦肩而过,从此不再与言。
因为一直保持这种风格,知我者愿与我相近相交,不知我者自然却步数里之外。所谓的“时位之移人”,在我身上似乎不成立。五十年后,除了老去,为人处世于我依然没什么差别。我想即使有机会闻达于世,我也还是我,不会有什么惊人的变化。以前的我现在的我和未来的我,本质都一样,真诚好静平淡索然。别人与我相处,可以一以贯之地采取同样的方式,我并不在乎,无论我的生活和工作有了什么改变。但世人多不如此,一旦他们的职位身份哪怕有了稍许的改观,他们在心里也会热切地希望他人对他们的态度进行全面的调整,特别是那些甫得意者,生怕别人把他们还当成昔日的吴下阿蒙,一定要表达出对他们脱胎换骨的惊讶和敬仰,才觉得没有辜负那些发生了的变化。
对于时位之移人的道理,我再明白不过。《芋老人传》我在年轻的时候就耳熟能详。但我依然愿意坚持以一贯的态度对待同一个人,无论他是变得穷困或者变得发达。穷困者自是心存感激,而发达者必然不快。我曾亲见一位仁兄,在多个部门任职后提升回到原单位,首先喻示麾下的便是,我非昔日之我,你等不能以往日眼光看我旧时情感待我。言下之意,经过一轮转战,我已不再是过去的小兵,而是一个功成名就的将军,请你们以将军之礼敬我。我当时的感觉是,这人不仅没有活明白,而且越活越迷失了。而大千世界,像他一样五迷三道的人实在太多,自己都会自我神化,别人一夸一赞,更不知身在何处了。直到削职为民后,方才明白原来自己也是个凡夫俗子。
因为待人始终如一,并不因其浮沉起落而有所区别,那些得志者自然对我会有所不满乃至疏远,我亦不为已甚,依然本色当行。以此为试金石,倒也容易甄别清人情人性。经测试,这世上却也有不少善良真诚者,无论如何得势发达,成色一直未发生丝毫衰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