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女》之送别

作者: 钧树 | 来源:发表于2018-12-15 19:56 被阅读76次

《静女》之送别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静:丹穴上生长出植物,人人争取。另一个象形含义,在修理的船。还有就是一个和女娲有关的古老的母系部落的名字,这个部落的一部分迁徙到了静邑,一部分人出海到了日本列岛,一部分人散落在神州大地。这个部落的特点,擅长制造、使用水上交通工具。

这个女子表达了爱,却没有和男子一起,非常奇怪呃。他们是同氏之人吗?这里送礼物只是表达爱慕吗,不能有任何性的幻想。

如果是静部落的女子,他们又为什么不能在一起呢?这符合下文理解为领兵平乱,女人不能跟随。

姝:女子成年,到了爱恋的年龄了,脸蛋露出朱砂颜色。

踟蹰:徘徊不前,胆怯。上下文理解,出兵不能让女人接近,所以女人犹豫不前。

管:见箫管备举,用竹作,类似笛子。

牧:周武王的同母少弟、康叔被封于牧(今天的河南省淇县南部)。

归:甲骨文,兵符、止、方组合表示用兵停止边境方国的反叛。金文承续甲骨文,并加“辵”(行进),表示用兵停止边境方国的反叛后撤兵返回。

夷:夷仲年的采邑。齐僖公的同母弟叫夷仲年,因为封地在夷。其女夷姜。也就是说,庄姜和夷姜是姑侄(需要再次确认)。从小在一起,生活、学习。可能同时来到卫国,但是,夷姜地位要低一点。年轻一点。这也难怪夷姜能和卫宣公姬晋爱在一起了。

荑:茅草的嫩芽 ,这里指长有茅草的地方,和牧相对,或属于牧的村落。也有可能同夷。

洵美且异:确实美好、特别,指诗人的心情,感觉美好、特别不一样,爱恋的感觉。

为美:把乐管做得美、做得好看。这里可以看出,彤管不是简单的植物,还需要手工制作。

贻:赠送。

如果归理解为出嫁女大归回娘家,比如说,宣公娶了宣姜,夷姜失宠在卫国呆不下了,自牧归夷。可是,历史记载,夷姜是自缢身亡。还有,如果是夷姜归夷,静女不该如此羞涩,其心情也不会如此心旷神怡。

如果荑为平乱的目的地,这时可以理解为东夷, 那么,这是一场出战时的送别。在《新台》代表的时间前,发生过哪些平乱事件呢?一,大约公元前706年,北戎侵齐,诸侯救齐;二,郑、卫等三国伐盟、向国,向国也是以前东夷的范畴。而此时的寿子还小,不足以领兵,其母宣姜大约在公元前715年嫁给宣公。如果是左、右二公子,年龄太老了,早有家室,过了爱恋的的年龄。如果静女是左、右二公子的女儿,父女不该有爱恋的情感吧。那么这个领兵人物大概是伋子,夷姜的儿子,夷仲年的外甥。他去齐地东夷支援也是理所应当。而且静女是伋子的恋人。

另外,伋子是夷姜的儿子,宣姜是夷姜的同祖姐妹。宣姜看来确实不能嫁给伋子。后世讽刺宣公霸占伋子之妻宣姜不成立。

   

相关文章

  • 《静女》之送别

    ”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

  • 我读《诗经》第十六天:《静女》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 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邶风·静女》 静女静女其姝,俟我於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踌躇。静...

  • 每日一发:网络人生的精彩之处,美图文欣赏(四)。纯洁白色

    文 静 淑 女 梦 幻 之 都

  • 袁家有女

    袁家有女,静女其姝。 97年,女。 对于文字,奉行虔诚之姿。

  • 《静女》之思

    1-文中女子用彤管和茅草当做定情信物送给男子,当时封建社会允许女子这么做吗? 2-女子对男子也有爱慕之情,女子却欲...

  • 《静女》之思

    原来诗经就是古代的情歌。相对于今天的情歌的不同,诗经是以优美诗意的文字,大部分是倾诉女子内心的苦痛,也偶有抒发...

  • 静女之刺

    今天读书,读到《诗经.邶风.静女》,《毛诗序》评此诗“静女,刺时也。卫君无道,夫人无德。”方玉润《诗经原始》评“静...

  • 送女上中学一场终将远行的送别

    送女上中学 一场终将远行的送别 今日送女上中学,是女儿终将远行的第一次送别...

  • 女冠子 送别

    寒风冷雨,鸣虫叹唱秋晚。叶落矣,万里萧萧山,天瞑归南雁。 ...

  • 三月三,抽毛毡

    诗经《邶风·静女》记载着这样的句子: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汝)美。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汝)之...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静女》之送别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jtzh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