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八佾篇第三10
【原文】子曰:“禘自既灌而往者,吾不欲观之矣。”
【大意】孔子说:“对于行禘礼的仪式,从第一次献酒以后,我就不愿意看了。”
【一点启示】在孔子看来,禘礼献酒之前,澄静之心还在,灌礼后,鲁国自君上以下,都懈怠了,少了庄严肃穆,没有人真诚敬意,成了形式。礼之本,先有敬,后有礼。心中无敬意心,礼仪便成虚伪矫饰,惨不忍睹了。
【浅谈】
(1)祭神如神在,拜神是与神灵感应,也是在清洁自己的灵魂。
(2)谛礼,天地祖宗最高的礼,天子、周公、鲁国国君的祭祀大礼。春秋時,已违礼变味了。
(3)谛礼应该是从头到底以一贯之的庄严肃穆。儒家把各种礼做为修练自己的过程与方式。当然,太重视,或者礼节太多,人也受不了。
(4)儒家因夫子而生,孟子中兴,荀子改革。董仲舒专之,才真正成为国人心灵的支撑力量。其核心便有诚、敬二字。事事要发自内心深处的真感情,而不是流于表面,流于形式。后期因为把儒家庸俗化,便是少了诚敬二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