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话题,应该不少人都问过,了解过,知道过答案。因为我们想要的太多,却读书太少,实践太少了。所以我们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阅无数人。
一、读什么书,怎么读?
周六的分享中,成甲老师提到,能够改变我们行动的信息才是知识,否则,我们读到的仅仅是信息。倒也不全是,有的时候这些信息会以各种各样的方式存在我们潜意识的各个角落,直到某一天在实践中遇到某个契机,才会诱发出来,但是,这样极其低效,以及偶然性太大。
于是,我们需要有针对性地去读某一本书。我自己的感觉是,如果没有针对性和系统性。获取信息是一种被动学习,而追求知识更类似于主动学习。被动学习的后果是第一读的时候没有太多耐心;第二,读了很快就忘了;第三,读书缺乏系统。比如《如何阅读一本书》这本书,我初读时,为了追求进度,很快就不求甚解地读完了,于是一直都不明白大家推荐的点在哪里。直到下手写这篇文章时,找来好多相关的思维导图及豆瓣书评来看,才有了更深的见解,才发现原来我之前读这本书跟没读过效果差不多,这是为什么呢?当时背后的深层原因是什么?在这篇文章之后,我想我应该重新阅读这本《如何阅读一本书》以解决此刻的疑问。
然后,听说现在每天出版的简体中文书就够我们不吃不喝一天24小时读上一辈子了,所以选择什么样的书可真是太重要了。选书的标准有三种,一种是纯为了个人愉悦的书,那么标准就是你喜不喜欢咯~一种是纯学习提升个人认知的书,那就看有用与否~第三种我觉得介于前两者之间或兼而有之,选择的时候需要有一定的规划和计划。尔第二种提升个人认知的书,最好应当选择那些描述最基本规律的知识,也就是M先生说的打根儿的知识吧。最底层的规律,比如老子他老人家说的话,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真的是每个字都认识,然而真的不知道什么意思。次之,就是比如很多的基础学科规律的东西,比如概率论,二八效应等等。所以,降维攻击的效果很惊人的。(想起了之前张鹂老师说到的思维的维度)。
二、要将知识内化成个人能力
所谓的内化的过程,也就是指导实践的过程了吧?就像我们平时学游泳,真的是老师怎么说都理解不了,直到有一天实践足够了,才终于明白是怎么回事儿。比如游泳老师只能告诉你腿大概怎么蹬,蹬得好不好全看自己的练习和悟性了,总之都要实践。
三、读书要处理好情绪与心理之间的冲突
很多时候,我们读书或学习知识,很容易被自己的情绪牵着走,就像一粒台球,杆子怎么打,就顺着往哪个方向和路线走,丝毫没有自己的资助路径。所以,在我们学习和应用知识的时候,要很客观地去观照自己的心,看看是否为情绪所牵引。
最后,做了以上这些,书才没算白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