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枫影夜读
枫影夜读 #7 —— Kieran Setiya 《重来也不会好

枫影夜读 #7 —— Kieran Setiya 《重来也不会好

作者: 枫影JustinYan | 来源:发表于2020-11-08 18:18 被阅读0次
    枫影夜读 #7 —— Kieran Setiya 《重来也不会好过现在》

    “枫言枫语·每周读书”在 153 期后结束
    以“枫影夜读”为名重新开始

    《重来也不会好过现在:成年人的哲学指南》来自 MIT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的语言学与哲学系教授 Kieran Setiya,本书原名为 "Midlife: A Philosophical Guide"。直译成中文应该是"中年:一份哲学指南",我所阅读的这本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译本显然夹带了私货,不过我觉得这个译名还不错。

    作者 Kieran Setiya 出生于 1976 年,时年 44 岁。全书围绕“中年危机”(Midlife Crisis)之核心讨论。我相信一提起“中年危机”可能身处中年的男性同胞们都会有些闪避之色,毕竟这是一个连男歌手捧着保温杯都能上微博热搜的时代,现代人对于“中年”之不友好可见一斑。即连作者在选择研究本命题时,也逃不了要被朋友同事揶揄一番。

    所以 Kieran 为什么要研究这个命题并写下这本书呢?作者认为,“中年危机”并不是人到中年才有的问题,它所表现出的重复、错失、悔恨,以及对死亡的恐惧,可以在 20 岁或 70 岁时出现。这是一个贯穿人类一生的命题,只是在中年时期比较容易出现而已。同样作者也曾面对过类似的感觉,也曾试图从经典、哲学家、作家们的身上寻找过解决问题的方法,这些探索的过程都被写进本书。

    在本书的英文版中,作者在引言(Introduction)之后开门见山地介绍了"中年危机"一词产生的历史,以及这些年来人们就此展开的诸多讨论,题为《中年危机小史》(A Brief Hisotry of Midlife Crisis)。不过说实话,这篇“小史”有些冗长。可能是出于学术上的严谨,作者列举了很多位学者、作者及其作品,像是大家熟悉的歌德,和他写的《浮士德》。不太熟悉的精神分析家埃里奥特·杰奎斯(Elliott Jaques),他在 1965 年发表的论文中首次使用了"中年危机"(Midlife Crisis)这个词。还有我们此前介绍过的约翰·威廉姆斯(John Williams)所写的小说《斯通纳》(Stoner)

    我觉得这个"小史"读起来有点无趣,所以我猜测简体版的编辑也是出于这样的原因,把它放到了全书的最末尾,仅在附录前面的位置,并且还冠以标题:"补充阅读"。我并不反对这样的编排,不过偶尔读到“我们此前提到过的某某在某某作品中说过的某某”时我会稍显错愣。另外我觉得“补充阅读”可能有点过分了,不过整体上并不影响阅读。

    如前文所述,作者并不认为“中年危机”是中年人的问题,而是所有与不可逆的时间搏斗的人的共同问题。所以开篇作者就约翰·斯图亚特·密尔(John Stuart Mill)为例,讲述了这位 19 世纪最有影响力的英国哲学家和公共知识分子,是如何在 20 岁时遭遇精神崩溃,以及他的自救之路。

    在这一章中,作者分析了利己主义悖论和密尔的自救方法,并解释了为什么密尔的方法并不适用于作者。这种结构基本上构成了本书五个主要章节的结构:先分析学者、名家的事例与应对方法,再分析是否适用。五个章节一共提出了十一个应对中年的策略。我认为阅读本书不应抱着寻找答案而来的观点,也与作者在“尾声”所述不谋而合:

    作为一本自救性质的书,本书教给你的第一条法则是关注自身以外的事物,这可能有些反讽。务必读读这本书啊,但阅读它需要处于短暂人生中的兴趣,而不是改进自己的人生!根据利己主义悖论,这样的反讽会困扰自救的事业,它利用的动机恰恰阻碍了它的目标实现。

    It is an irony in a self-help book that its first rule is to care about things other than yourself. By all means read the book, but do it out of interest in the temporality of life, not to improve your own! According to the paradox of egoism, this irony afflicts the very enterprise of self-hep, which exploits a motive that obstructs its goal.

    当我写作本文的时候,我关心的是在写作过程中带给我的二次思考,是对一本有趣的书的深度回应。写作本身就是我的目的,完成本文不是。这既是以关注写作本身以外的事物之心态来写作,也是如书中提及的,关注“存在主义价值”而非“缓和性价值”。

    人在俗世,当有俗务。买房买车可谓当今世间(国内)俗事之主题。当你还没有达成这些目标时,你的一切都在为此而努力,当你达成之时,你只会感觉一阵空虚。因为这些都是可完成的“终结性目标”,它们的存在有如“众生皆苦”的预设,每达成一件事情,每改善一点生活(无论是独善其身还是兼济天下),你的人生就少一件目标。

    多年前还在上学的我对于写作的看法是:把文章写好,顺便把考试分数达到。

    多年后我对自己想做的产品的看法是:把产品做好,顺便拥有一些喜欢它的用户。

    阅读本书不会带来答案与改变,正如阅读《富爸爸,穷爸爸》不会让你财富自由。但是只要阅读能带来思考,而思考本身就已具备它的价值。

    2020.11.08/于自居

    P.S. 作者 Kieran Setiya 目前仍在 MIT 任教,官网是 Kieran Setiya - Home,推特 ID 是: @KieranSetiya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 枫言枫语

    参考资料

    • 我的评分: ⭐️⭐️⭐️(3/5)
    • 标题: 重来也不会好过现在
    • 副标题: 成年人的哲学指南
    • 原作名: Midlife: A Philosophical Guide
    • 作者: Kieran Setiya
    •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 2019年8月
    • ASIN: 9787559818980
    • 版本: 纸质书

    相关链接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枫影夜读 #7 —— Kieran Setiya 《重来也不会好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jvhb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