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何莉莉手上的书真为古本,不说为什么不拿去做鉴定,若成书比甲戌本还早,便是突破了红学研究的瓶颈,流芳百年,怎么反而藏藏掖掖,这么多年了,连个抄本照片也没有?毕竟他现在名声搞得那么臭,在想保护原抄本的前提下,放个抄本照片出来,也好让自己有底气,不成为众矢之的啊。我说这些也并非要全盘否认索隐派,作为红楼派别之一,它的存在有合理之处,红楼梦有底本被后人多次润色也并非毫无可能,毕竟原文有写到。我只是觉得索隐派一些观点有些牵附会了。
我是红楼梦前八十回“原教旨主义主义者”不喜欢任何续书自诩真本,畸叟批语说的很清楚,后面的稿子是在内部借阅的时候就弄丢了。想说几点。为什么我认为红楼是写自家事,为什么我更倾向于考据派:
第十七回,庚辰本侧批:“此语犹在耳。”
第六十三回,庚辰本夹批云:“此语余亦亲闻,非编有也。”
第二十五回,甲戌本在此处侧批道:“一段无伦无理信口开河的混话,却句句都是耳闻目睹。”
第十七回,庚辰侧批:“形容余幼年往事。”
第八回,脂批曰:“此时有三十年前向余作此语之人在侧,观其形已皓首驼腰矣,乃使彼亦细听此数语,彼则潸然泣下,余亦为之败兴。”
脂批这种批语数不胜数,结合情节来看都是关于过去自家事和年少时光的怀念,有兴趣可以自己去看脂本。关于映射论,第二十回,麝月自已在怡红院看屋子,恰好宝玉回来并问她说:“你怎么不同他们顽去?”麝月说:“都顽去了,这屋里交给谁呢?那一个又病了。满屋里上头是灯,地下是火。那些老妈妈子们,老天拔地,也该叫他们歇歇,所以让他们都去罢,我在这里看着。”
这一段对话之后,畸笏叟批写道:“麝月闲闲无语,令余酸鼻,正所谓对景伤情。”畸笏叟的这条批语,其意思是:他批阅这段文字时,麝月就在他的身边。畸笏叟把书里的这段话念给麝月听时,身边的麝月只是“闲闲无语”,什么都没有说,这让畸笏叟有些鼻子发酸。他感觉麝月是在对景伤情。 可见麝月是作者将身边的人写入书中。也可以侧面推论出红楼梦为写自家事。另外,《红楼梦》最早的古抄本出现在乾隆年间,甚至稍早一点的都没有,比明末隔了一百多年——甲戌本(脂砚斋甲戌抄阅再评本),现存红楼梦较早的版本之一(是迄今发现最早的版本)。又称脂残本、脂铨本。题“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因第一回正文中有“至脂砚斋甲戌抄阅再评,仍用石头记”一十五字,指明所据底本年代,故名甲戌本。甲戌年,是乾隆十九年(一七五四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