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一位二胎妈妈,两个都是男孩,她只要和我聊天,就开始抱怨:
“他们兄弟二人经常打架。而且每次都是因为一点小事就大打出手。”
还有一位父母也经常和我抱怨,他的儿子不知什么原因,父母说他一句都不行,只要说他一句,开门就走,然后几天不回家。
你家的男孩也有这种现象吗?
男孩的这些表现,不仅与青春期叛逆有关,其实还有另一个原因,那就是在家庭教育中,很多男孩的情感被忽视。
他们不会正确地表达情绪情感,更不能管理自己的情绪。
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丹.金德伦博士和迈克尔.汤普森博士在《培养高情商男孩》中写道:
每个问题男孩背后都有不同的故事,但这些不同的故事却拥有同样的主题:情感上的孤独。
男孩渴望与人保持联结,但同时又需要独立,这就造成了情感上的分裂。
很多男孩,因为不懂得管理情绪,因此当他们的内心感到不“舒服”的时候,他们要么爆发出强烈的情绪,要么开始自我封闭。
当一个人的情绪总是被忽视,总是得不到关注时,他注定不会管理自己的情绪。
为什么一些男性已经成年,他们对情绪的认识还是模糊的,甚至在情感上木讷、冷漠,就是因为在成长过程中,他们的情绪情感没有得到父母的关注所致。
法国心理学家伊莎贝拉.费利奥莎说:“表面上不再有情绪的孩子,需要有人帮助他们从那个壳中走出来,勇敢地让自我得到重生。”
一个人如果在成长过程中,他的情绪总是被忽视,他就会把情绪隐藏起来。
比如,开头提到的一对兄弟,二人只要打架就动手,一定是因为他们心中积压了愤怒的情绪。
但是,他们的内心到底积压了什么情绪,他们该如何表达情绪,该如何发泄,其实他们自己是不知道的。
奥里森.马登博士说:
“任何时候,一个人都不应该做自己情绪的奴隶,不应该使一切行动都受制于自己的情绪,而应该反过来控制情绪。”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父母一定要教会孩子如何识别情绪、表达情绪并管理情绪,让他成为情绪的主人。
1. 识别情绪。
愤怒、羡慕、快乐、悲伤、羞耻、嫉妒、恐惧,这些基本情绪,都应该早早让孩子学会识别。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母还要教会孩子,什么时候会产生这些情绪,有了这些情绪分别是什么感受。
比如悲伤,你可以告诉孩子,你心爱的小狗病了,你的玩具丢了...……这个时候,你会悲伤。
悲伤的时候,心里会非常难过,有想哭的感觉。
父母一边给孩子讲,一边让孩子体验。
还要告诉孩子,无论是积极情绪,还是消极情绪,这些情绪都是正常的。
2. 表达情绪。
孩子有了情绪,该怎么办呢?还要让他学会表达。
比如,孩子的狗病了,他很悲伤。
父母要引导他说出感受:“你心里是不是很不高兴,你是不是想哭呢?”
孩子表达情绪时,父母要认真聆听。
3. 纾解情绪。
情绪是一种能量,要让孩子学会把情绪进行能量转化,以进行纾解。
情绪可以以动能、声能、文字等形式转化,如散步、健身、打球、舞蹈、哭泣、唱歌、和父母朋友诉说,写成文字等。
当孩子有了一些负面情绪, 父母要帮助孩子纾解情绪。
孩子想哭泣,父母就不要强行让他停止哭泣;孩子想和妈妈出去打球,妈妈就可以带着孩子去打一会儿球。
一个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如果学会了识别情绪、表达情绪和纾解情绪,就可以完全掌控情绪,而不是成为情绪的奴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