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闻名世界的大导演,李安的家庭片一直有着极高的地位,比如《喜宴》《饮食男女》《理智与情感》。
但很多人不知道,李安导演还对一个题材情有独钟,拍了足足有三部电影,这个题材就是战争。
讲述了南北战争的《与魔鬼共骑》,发生在抗战期间的《色·戒》,全新角度反思伊拉克战争的《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
区别于其他经典战争片例如《拯救大兵瑞恩》《血战钢锯岭》,李安式战争片中,重点从来不是大场面的战争戏,而是复杂的内心戏。
李安真正感兴趣的不是这三场战争,而是在三种极端情况下,残存却又伟大的人性。
与魔鬼共骑:身锁易解,心锁难开
李安的第一部战争电影,名字叫作《与魔鬼共骑》。
《与魔鬼共骑》的故事发生在美国南北战争时期,作为对美国影响极大的内战,历史上已经有许多书籍与影视作品反应过这场战争了。
但是,这些作品大多是以白人视角,甚至是白人立场展开的,也就是故事中的北方人大多正义勇敢,南方奴隶主恶贯满盈,被解放的黑人感激涕零。
李安的《与魔鬼共骑》却反其道而行,将两个主角设置为南方奴隶主阵营的人,一个是德裔白人、另一个是半自由黑人。
德裔白人杰克,生性善良而冲动,因为杰克父亲的产业都在南方,杰克从小也就在南方长大,年轻的杰克也理所应当地认为“北佬们”是一群混蛋。
黑奴丹尼尔,是南方农场主的一个奴隶,但是极反常的是,他却坚定帮助主人反对黑人解放运动。
原因很简单,丹尼尔的主人从来不把鲍勃当作奴隶,丹尼尔不仅可以和主人并行,甚至还能拥有自己的马和配枪。
在南北战争正式开打以后,杰克、丹尼尔所在镇子的许多青年也都加入了游击队,和北方军队打起了游击战。
战争仿佛没有尽头,朋友却一个个在身边倒下,永远不会再站起来。
无论是杰克还是丹尼尔,在电影面对的其实是同一种困境。
那就是我们应该倾其一生追求的,应该是外界赋予的,还是内心相信的?
在北方军队对于“人人平等”的思想宣扬地越来越广泛,许多南方人的思想也开始一点点动摇了。
杰克开始想,父亲一辈所代表的观点一定正确吗?为什么越来越多的普通民众也开始反对和抗争自己所在的立场?
丹尼尔更是受着内心的巨大煎熬,自己有幸是自由黑人,那为什么要抵抗越来越多的黑人获得自由呢?
《与魔鬼共骑》的结尾很讽刺,黑人丹尼尔的主人在一次交战中被击中,没有被救回来。
丹尼尔趴在主人的身上痛哭流涕,因为自始至终,主人都是在拿他当作一个朋友来看待的,他也和主人之间早已经有了真正的友谊。
战争也终于到了尾声,当年一起上战场的兄弟,最后只有杰克和丹尼尔两人幸存了下来。
鲍勃这时也终于看清了自己的内心——他发现,当他的主人死去的一瞬,他感觉到了痛苦,但同时也感觉到了前所未有的自由。
色戒:色易戒,情难收
相比于《与魔鬼共骑》的默默无闻,《色·戒》可以说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
它太有名气了。
由于某些众所周知的原因,很多人不仅不把《色·戒》当作一部严肃电影看,更别说把它当作一部战争片来看。
但是《色·戒》是一部真正的战争片,虽然这是李安的战争三部曲之中,场面最小的一部,但却是对于战争反思最深的一部。
战争年代,有很多的人会在战场上送命,但有更多的人,不会直接接触战争,但是他们的一生同样会被战争所彻底改变。
王佳芝,就是战争乱世中一个不幸女孩,从小父母双亡,被姑姑抚养长大,靠着父亲留下来的钱来念书。
在大学的话剧团,王佳芝认识了爱国热情高涨的邝裕民,他不仅排演话剧,他偶然从同乡朋友处打听到了汪精卫手下特务头子易先生的住处,极度的愤恨让他决定刺杀易先生。
在邝裕民的鼓动下,话剧团的团员都决心加入,感受到邝裕民对自己朦胧的特殊情感,王佳芝也决定参加。
由于职业的原因,易先生十分谨慎,唯一缺点是好女色。为了扮演富太太接近易先生,王佳芝甚至牺牲了自己的第一次。
可最后,易先生却突然接获任命,须撤离香港,暗杀行动遂宣告失败。
两年后,香港沦陷,王佳芝迁往上海,重遇邝裕民,可惜往日的微妙感觉已荡然无存,邝裕民重提暗杀易先生的行动,王佳芝黯然答允。
这一次,王佳芝与易先生的私情火速地发展起来,暗杀计划似乎进行得比上次顺利。
但王佳芝这时也惊恐地发现,易先生不仅在钻进她的身体,也在钻进她的内心。
作为一个“女特务”,她不应该有这样的情感;但是作为一个“人”,一个在战争中失去了所有希望的人,易先生这时已经成为了她的所有。
在组织上最后决定刺杀易先生的关头,易先生竟向王佳芝送上了一枚“鸽子蛋”钻戒,王佳芝最内心深处,有什么被突然撕扯了一下,正如原著中张爱玲描写的一样——
“这个人是真爱我的,她突然想,心里轰然一声,若有所思。”
王佳芝最终放走了易先生,而这个决定的后果,就是她的彻底灭亡。
在社会正义下,个体情感应该是可以被舍弃的东西,但是王佳芝不是一个英雄,只是一个人,一个最普通的女人。
她没有选择作为部分而活,而是作为个体而死。
一场战争,作为第三方的民众永远是最大的受害者,无论是成功还是失败,都是无数人用一生作为代价换来的。
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战事的中场盛会,盛会的中场战事
李安的第三部,也是最后一部战争电影,就是《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
从拍摄,宣传到上映,这部电影一直被热衷于讨论的一点就是它在技术上带来的哪些革命,例如从分辨率上从2K到4K、每秒钟从24帧到120帧。
但是,无论多么先进的技术之于电影,都是一个形式与内容的关系,李安真正的野心,仍然在于这部电影的思想。
《比利·林恩》的故事发生在距离我们最近的一次全球关注的战争——伊拉克战争。
如果说《与魔鬼共骑》关注的美国的过去,那么《比利·林恩》关注的就是美国的今天。
伊拉克战争的起因不是一两句话能说清楚的,有政治、经济、资源和军事等多个角度的博弈和考量,但是有一点是毋庸置疑的。
这是一场非正义的战争。
更直白地说,这是一场侵略战争。
李安再次像以往一样,将主角放在一个反常的,甚至尴尬的位置。
比利·林恩由于替姐姐打了渣男一顿,惹出了乱子,被父亲强迫去参军。身为非正义的一方,比利在一次执行任务中,因为英勇解救队友,反而被捧为了英雄。
片名《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起的非常巧妙——
纵观全片,其实就是战事的中场盛会,讲述了比利一行人在感恩节那天的达拉斯牛仔队橄榄球比赛中场休息登台汇演。最后,比利和其他的老兵又被布什政府重新送回到了伊拉克战场。
电影高潮,其实就是盛会的中场战事,一个个士兵在绚烂的舞台上,被授予荣誉勋章。外界的音乐声和内心的炮火声同时响起,欢乐的舞蹈演出和战友的惨死画面交替出现,极具震撼性。
比利的荣誉,是以队友的死换来的,就像他自己说的:“这种感觉很怪,有人来表扬你这辈子最糟的一天。”
在全片中,姐姐都在劝比利通过一些关系离开战场,而这个“回战场”与“留下来”的两难抉择的实质,其实是虚假的战争荣誉与真实的和平渴求之间的抉择。
有一位海军战士,在网上讲到自己的观影体验:“带着期待和放松的心情去看片,以为是件赏心乐事,结果成了几近崩溃的梦魇。”
他讲到,自己从军过程中,多少次在类似的拥军晚会,整齐划一的唱着军歌,但是脑海中却是妻子晚饭会不会凉,孩子有没有长高。
每个战士在内心最深处都会渴求平凡安好的生活,但是回到生活中,又无时无刻不被曾经的战争困扰着。
在最后,海军战士发出了那个同样的感叹:“你知道人的身份在各种政治正确的压迫下,有多么可贵么?”
影片的结尾,比利和战友因为和保安队起了冲突,被保安队一群人偷袭揍了一顿,很憋屈,也很无奈。
在光芒之下,他们的坚持,是许多人反对的,甚至唾弃的。
但是比利最终还是决定回到战场。他痛恨战场,但是他知道他属于那里,这是他的宿命。
导演李安在接受采访时也说到:“我觉得军人身上都有一种宿命感,就如同拍电影于我来说,也是一种宿命。军人被告知如何在战场上生存,却没有被告诉如何在战争外生存。”
战争之中,没有赢家。
在历史动荡变迁之下,任何人类美好的情感比如爱情、友情和亲情都会被摧毁,人性也会变得黯淡甚至扭曲。
无论是原谅,还是仇恨,后人都无权替那些亲历者做出选择,我们能做的,只有去看见、去反思、去铭记。
在《色·戒》纪录片中,李安曾说过:“如果我们这一代不把过去的故事讲下去,那么后人该从哪里看到呢?”
很高兴与你相遇,更多精彩好文欢迎关注自媒体:无物永驻,多平台同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