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知识服务的未来(三):势能、负荷、场域

知识服务的未来(三):势能、负荷、场域

作者: 伯尹 | 来源:发表于2019-08-15 17:01 被阅读0次

    知识服务是知识服务者与知识消费者共同构建的一个学习生态。知识服务者与消费者也是知识服务市场的两大核心角色,单纯的分析服务者或消费者都未免以偏概全。这里将其作为一个整体,按照知识学习的闭环流程来分析,梳理出核心的三大要素,即学习势能、知识负荷与学习场域。下面将分别予以详细介绍。

    1、学习势能(为什么学:WHY/WHEN):认知、价值观、情绪

    2、知识负荷(学什么:WHAT):熵值小、路径短、吸收快

    3、学习场域(如何更好的学:HOW):具身环境、交互网络、学习深度

    一、学习势能


    l 概念缘起及定义:

    首先介绍一个物理学概念“熵”,熵代表无序的混乱程度。在一个孤立的系统中,系统总是自发地向混乱度增大的方向变化,总使整个系统的熵值增大,此即为“熵增”。而熵减则是一个由无序到有序转化的过程,一切生命的自组织化过程都是熵减过程。

    我们处在一个熵减的生命世界,学习本身就是熵减因子,它把个体认知系统外的信息知识,整合内化为个体系统结构化的认知。是一个由非结构化的资讯信息到知识乃至智慧逐步转化提升的过程。

    促进熵减发生的基础条件是保持系统的开放性和能量的输入,这是物理学的定律。在学习领域也同样适用,学习也要保持开放性,学习的发生也需要有持续的“能量”输入。此能量我们可以理解为促进学习行为发生的动力机制,这里我把它称为“学习势能”。

    可以说学习势能就是个体能力与认知提升的源泉。

    “问题不在于教给人各种知识,而在于培养人爱好学问的兴趣。而且在这种兴趣充分增长起来的时候,教他以研究学问的方法。毫无疑问,这是所有一切良好教育的一个基本准则。”                                                                                                                                                                                                      ————  卢梭

    学习势能是人类进步最宝贵的特质,尤其是在人工智能、AI快速发展的时代。人工智能最有可能替代甚至超越人通过死记硬背、大量做题而获得知识的能力,并且机器在这方面有绝对优势。作为人类的特质来说,拥有持续探究和学习的动力才是人类有别于机器的最大特征,显然比掌握了多少知识有意义的多。

    爱因斯坦是20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他那与众不同的大脑里充满了强烈的好奇,只要他感兴趣的便会努力钻研。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他四五岁时,就对指南针发生兴趣,长时间摆弄,他惊异那小针为什么总是指着同一方向。他还不厌其烦地搭积木,直到把那又高又尖的“钟楼”搭好为止。正是这种浓厚的兴趣和伴之而来的思索、追求,使他成为近代史上最伟大的物理学家。

    兴趣是学习最大的动力,是最重要的学习势能之一。

    国家《教育规划纲要》中也提出,“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营造独立思考、自由探索、勇于创新的良好环境。”

    曾任耶鲁大学校长20年之久的理查德·莱文曾说过:“真正的教育不传授任何知识和技能,却能令人胜任任何学科和职业,这才是真正的教育。”教育的目的是挖掘培养学生的学习势能和独立思考能力,并为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SBS电视台和首尔大学学生生活研究所共同进行了一项调查研究,根据调查结果,进入首尔大学的学生能把书读好的原因很简单,并不是学校、补习班、老师、或家教等外部因素,而是学生自己的学习动机,有自己的读书法。认为是藉由自己导向的力量,发挥读书的作用力,这样子把书读好的学生比例是最高的。读书的成败关键就在于自己的力量。只要这个问题可以解决,任何教材都可以读得很好。无论是谁,若有自我导向的力量,毕业进入社会之后仍可以终身读书持续学习。这比起哪一所学校毕业更加重要。

    l 成人学习势能特性:

    与学生不同的是,成人的学习动机更加复杂和功利。成人学习者通常有着更为清晰明确的学习目的和动机。学历提升的直接需求,适应个人职业或转岗的发展需求,知识更新与个体修养的内在需求,以及致力于解决现实问题和提高生活质量的需求等等,这些都决定了成人学习带有功利性、实用性。

    在这里,成人的学习势能可以是个人价值追求、使命初心、好奇心驱使、兴趣爱好、工作或生活压力、认知升级等等,凡是能促使个人学习起来的内外部动力机制都可以称为学习势能。

    总的来说,学习势能就是打造一种内部深层次的持续学习的动力机制,或者说是一种底层需求,它有别于一般即时性消费产品需求,是一种长期性的延迟满足心理机制。

    这种底层需求往往和一个人的认知、秉性、毅力、态度、价值观有直接的关系,代表了一个人积极向上、不懈努力、积极进取等最深层的特质。它一般不会轻易被满足,可以源源不断的蕴发出动力,动力持续的强弱就代表了学习势能的强弱。

    个人的认知/价值观/兴趣秉性/环境压力都可转化为一种长期的势能需求,当需求有了清晰的目标时,个人就具备了学习动机,有了学习动机,下一步就是指导具体的学习行为了。但指导学习动机和行为的还有一种非常重要的方式,那就是人的情绪。情绪也是一种动机,情绪像需求和认知一样,提供行为以能量,并且指引行为。同时,情绪可以算作是行为的一种反馈,它能激励人努力学习,提升学习效率。适度的情绪兴奋,可以使身心处于最佳的学习状态,适度的紧张和焦虑也能促使人积极的思考和解决问题。

    相比个人的认知、价值观这种长期势能,情绪可以算作是一种短期势能。情绪在学习行为中像一个需求调节器,可以起到增强或减弱学习势能的作用。如果是兴趣和高兴的情绪反应,人们会加强该学习行为;如果是痛苦、憎恶或愤怒这样的情绪反应,人们会减弱或终止该学习行为。

    但是对学习者自身而言,并不是一味的积极情绪就是好的,或消极情绪都是不好的。著名心理学者洛萨达提出过一个命题,一个人积极向上的情绪是由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综合而成。其中的大致比例是17:6,比值约为2.9013,被称作心理学的魔力数值。洛萨达提出:当积极情绪与消极情绪比为17:6的时候,人是最积极向上的。当比例过高或低于17:6时,人都容易消极,太过积极和太不积极一样有害。这就是洛萨达心理线。

    对教育培训或知识服务者而言,对学习者进行正向及负向的情绪激励同样也是必要的,要以正向激励为主,辅助以适当的负向激励。只有积极的反馈才能激励人们坚持自己的学习行为,并在学习行为中投入更多精力、决心和创造力。但是少量的负向反馈显然也很重要,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负向反馈很容易引起注意,如同在你耳边重重一击,同时也能够防止陷入自满或自以为是。但是要确保负向反馈是理性、客观、冷静的,千万不能以“建设性意见”的名义进行人身攻击。

    你永远叫不醒一个装睡的人,同样,你也永远教不会一个不想学的人。想要学有所得,首先要探寻自身的学习势能,理清强化学习势能,知道为什么学,树立清晰的目标,付诸于行动。合理规划和选择学习活动,把握自身学习情绪,利用情绪强化自身学习势能,让自己能够理性的学,持续的学,快乐的学!

    二、知识负荷


    知识负荷是指在知识传递过程中,所传递知识的复杂性,和学习者获取以及消化吸收知识的难易程度。

    知识的共享和传播就是一个信息传播的过程。知识的传递是以各种信息为载体的,是随着信息的传递而传递的。各种知识以信息的形式由知识拥有者向知识接受者传递,达到知识拥有者与知识接受者之间的知识传播,这是知识传授的基本过程。

    这里把知识负荷分内以下几项,资源的优质程度(熵值大小)、获取渠道的便捷度(路径长短)、消化吸收速率(吸收快慢),以下将分别对各项目标予以分别介绍。

    1) 信息/知识熵值大小:

    此熵值大小不是用来描述信息论中信息概率不确定性的大小,而是借助物理世界熵的本源定义,即用来描述物质的混乱无序的程度,熵减即是物质越结构化越有序的一种状态。这里用熵值大小来指代信息或知识所描述的世界本源规律的结构化程度。熵值越小,代表知识信息越有序、越结构化、对世界的认识和了解就越清晰越简洁越全面。

    人类科学发展史就是人类所掌握的信息或知识熵值不断减小的过程。从天圆地方到宇宙大爆炸,从上帝造人到生物演化,从刀耕火种到信息科技,人类对世界的了解和认知的深度和广度,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前进和扩展着。而教育就是在传承人类的认知精华,为师者所讲授内容知识熵值的大小,就代表了其在该问题或领域的认知度与专业度。

    真实,准确,反应客观规律,不是主观经验,而是经过实践检验的客观知识规律,好的老师首先是对内容负责,经得起客观的实践检验。其次在真实准确的基础上要看知识的结构化程度,以及知识的层次和深度。

    比如学习经济学,会讲解经济学理论和概念是一个层次,用经济学理论灵活阐释现实问题是另一个层次,将经济学理论和数学、物理学、社会学等其他理论融会贯通,总结出底层逻辑,并用该底层逻辑阐释社会生活中的更广泛问题,则是上升到智慧的层次。层次的不同,核心是认知结构化水平的差异,概念是点状,灵活应用则是网状。除了直接授课,知识熵值的大小还更多的体现在对学生问题的解答和交流上,熵值低的高手在知识的场景性和开放性的理解和应用上显然更得心应手,也更容易让学生触类旁通。

    2) 信息/知识路径长短

    知识负荷变革的方向之一,是努力降低因筛选和获取吸收某类知识内容而产生的时间和精力成本,缩短获取路径。也就是知识的易得程度,这是一种显性成本,因为它衡量的是知识获取方为了获取知识,所需要付出的时间、金钱与精力,以及知识服务方所期待的报酬与回报。

    知识的生产、流通、传播都是属于知识供给侧,传统这种供给侧流程都有中心化机构如出版社等把控,传统出版社是把知识汇集成书与读者发生连接,更高效率的方式是人与生产知识者直接连接,降低知识流转时间、提升知识流通效率。未来会把整个知识服务和连接流程解构,瞬时交互,瞬时传播,彼此赋能,以最大限度的降低知识负荷。我们现在经常见到的知识变现的自媒体便是某种形式的解构结果。

    这里将知识获取路径解构为以下三个部分,分别是学习门槛最小化、学习效率最大化、学习方式便捷化。

    学习门槛最小化:费用、时间及精力成本的降低,如降低传统学习门槛、等级、制度、费用等等;

    学习效率最大化:快速互联,学习者与授课者、以及学习者与学习者之间交流互通的便捷性,提升连接的效率及质量;

    学习方式便捷化:多元化学习场景的支持,如对学习者场景化、碎片化精力和时间的充分利用。

    当代学习技术及互联网的发展,就是不断缩短普通大众学习者与传授者的连接路径,从线下一对一的连接,到线上一对无数人的连接,从传统课堂少数个体的连接到网络自由互联,可以说,未来任何有学习意愿的学习者,面临的首要场景将不再是学习资源的短缺,也不是师资的短缺,而是自身时间、精力及自控力的短缺。

    3) 信息/知识吸收快慢

    心理学家把我们可能面对的学习内容分成了三个区:舒适区、学习区、恐慌区。即学习者头脑中的知识体系及知识架构与所学知识内容的相关程度,相关值太高,代表自己越熟悉,这就属于舒适区,学习起来则太容易。相关值太低,代表自己对知识越陌生,相应区域就属于恐慌区,内容太难,想要学得该知识就要付出最大的学习能量,同等学习力下,学习效率就比较低。所以最佳选择是要在两者中间一个特别小的学习区里学习,这对于你,是“最优学习区”。

    从信息论的角度上来说,上面三个区域划分,说的都是“旧信息”与“新信息”的配比。然而,这个配比多少合适呢?相关值中等偏高的时候,难易相杂,熟悉的内容占多数,夹杂部分不熟悉的内容,这样的学习内容学习质量最高。有个研究给出了一个神奇的答案,说这个问题有精确解:这个数值是15.87%。

    也就是在学习过程中最理想的学习内容是熟悉的占到85%,不熟悉的占到15%,这个时候的学习效果是最佳的,吸收效率最高。最能触发有深度的思考,调动思考的频度。

    自古以来,先贤的教育学习方式从来都是一对一的咨询指导,老师针对每个学生的认知阶段进行专属的指导帮助。孔子弟子三千,学生的知识、智能、学习态度都各不相同。如颜回、子贡的接受能力较强,像高柴、曾参的智力较差。但经孔子的教育,最终都成为孔子最好的学生。

    同上,得到就是利用这样的逻辑,邀请行业专家名师,打磨课程内容完成在线授课,将内容打磨至大众认知内容85%的最佳水平,即同时满足了熵值小、路径短、易吸收三个要素。将知识负荷降低到前所未有的程度,得到课程之所以能火爆网络也就不足为奇了。

    这是基于目前日益碎片化世界的学习需求,人们的时间及精力都极其的稀缺,相对应人们学习过程对知识负荷的要求会越来越低。当你想要学习某一知识主题,无论是选择阅读一本书,还是在线听课、学习网络课程,还是参加主题讲座、培训班、训练营,学习活动的知识负荷越低,学习吸收效率就会越高。

    相对应的,作为教育机构及知识服务者来说,首先是努力打造所教授内容的干货度、精品度,降低知识内容的熵值。采用多种方式让老师或内容体系与学生进行多方位的互动和接触,降低传播路径;最后一定要做好自身定位,研究好用户群的用户画像、知识特征及认知等级,以85%原则做好内容及教授服务。

    三、学习场域


    学员在学习和内化整合过程中,影响学习内化的周围环境的总和,称为学习场域。人的每一个学习行动均被行动所发生的场域所影响,这种场域的建立与一切可以感知到的外部环境相关,包括人与人之间的连接等多种因素。

    学习场域的构建关系着知识学习内化的效果、质量及速率。从某种程度来说,学习场域也是一种临时构建的学习势能,这种势能只存在于这个环境里,脱离了这个环境,学习势能也即消失。

    好的学习场域设计能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动力,提升学习者的学习效率,加大学习者的学习深度。传统课堂,在线课堂、在线学习社区、混合式学习活动等等都是我们常见的典型的学习场域。

    这里从几个维度来分别来阐释学习场域,分别是具身环境、交互网络与学习深度。

    具身环境:环境的具身沉浸性(环境是效率的保障)

    交互网络:个体嵌入群体知识网络的频度及深度

    学习深度:知识内化程度(以思考频度为表征)

    1)具身环境

    在传统认知观中,认知的形成是独立于身体独立于环境的,但最新的研究证明,认知是源于身体和环境的,认知离不开身体的参与,是学习者控制身体在环境中交互才发生认知活动的,学习者获得经验的过程就是学习者身体参与实践,与环境互动的过程。

    在这种具身观的指导下,认知不再是计算机能够单纯模仿的理智行为,认知不仅是动态的、系统的,而且还是情景的。认知不仅存在于脑中,还体现在整个身体和环境中。

    所谓具身, 它强调两点:一是认知依赖于身体的体验,而这些体验来自感知环境和运动的身体;二是这些个体的感知能力自身内含在一个更广泛的生物、心理和文化的情境中。

    因此,具身学习环境是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感知和互动的环境,强调学习者与学习环境之间互动活动的设计和开展,凸显学习者的主体参与地位。

    具身学习环境除了涵盖教学场所、设备、温度、光线的物理场要素之外,还包括支持具身学习的学习资源、认知工具、学习策略等软件要素,以及在学习过程中随时动态变化、难以标准界定和描述的师生关系、生生关系、课堂氛围、学校文化等构成要素。

    具身学习场域,包括有形场域无形场域,有形场域典型如线下课堂,更多的是一种物理空间的场域,场域集中而强劲。我们参加线下的讲座、分享会,我们的注意力很容易被周围环境的声光电热、现场氛围及彼此之间的微妙心理互动所牵制和感染,这也是传统课堂最大的优势,是一种具身场域的强力加持,让学习过程更容易集中、高效、具感染力。

    无形场域如线上课堂、线上分享会交流会等,虽不如有形场域那般控制力,但摆脱了物理空间的限制,也摆脱了身体上的束缚,可以延伸至学习者的工作和生活中。如网络读书会,就是在打造一种从阅读延伸至交流互动环节的无形场域,实现千人乃至万人突破物理场域共度一本书的学习盛况。

    当然,随着虚拟技术的发展,无形场域还将发挥更大的作用。基于虚拟技术的虚拟学习环境,利用自身的感知觉对环境中的信息进行深度的加工,最终成为自身认知结构中的一部分,从而使真正地使虚拟具身学习成为可能。

    总之,一个学习环境的物理环境场、生物场、心理场及文化场等综合场域的叠加共同构成了学习者的具身学习环境场域。一个好的具身学习环境,激发了学习者各种感知通道,为学习者带来了积极互动的体验,这种体验反过来也促进学习者主动内化知识、建构知识。

    2)交互网络:

    戴维·温伯格在《知识的边界》中讲到:“房间里最聪明的那个,已经不是站在屋里给我们上课的人,也不是房间里所有人的群体智慧。房间里最聪明的人,是房间本身;是容纳了其中所有的人与思想,并把他们与外界相连的这个网。”

    科技发展到今日,人类包罗万象的知识体系存在于哪里?书本?图书馆?还是某个科学家头脑中?还是电脑中?就像戴维·温伯格所言,知识存在于由人所构成的整个环境里,存在与整个社会中,存在于由每个个体大脑所组成的认知网络体系中。知识是动态演变流动的,是鲜活的,是具备生命力的。知识网络越发达,则人类的知识体系交流滚动的越快速越频繁,个体参与知识网络越深,则个体的知识体系的建构也就越丰富、越快速,效率越高。

    个人的知识交互网络即个体与知识网络之间思维连接互动的广度及深度表征着个体知识网络的建构效率和深度。人类组织作为一个群体来说,若没有深度的认知连接便是乌合之众,群体智商在个体智商之下;只有具备广泛深度连接的才是智慧组织,群体智商才大于个体之和,具有复杂网络的涌现性,同时这种群体智慧才能赋能于群体中的每个个体。

    在一个学习活动中,个体与知识群体之间的知识互动交流的频度和深度就代表了个体的知识交互网络。在日常的课堂中,老师则代表一个知识集合体,学生与老师、学生之间的交流频度、深度就代表了一个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知识交互网络。在网络学习中,学习者与授课老师、学员之间的交流互动就代表网络课堂学习者的知识交互网络。在日常的非正式学习中,我们就某个主题无论是阅读书籍、听书看视频、线下与他人的交流、还是线上的分享交流与互动,就代表着日常学习的交互网络。在不同学习场景中,交互网络的有效性、丰富性和专业性,以及个体与交互网络的互动关系就代表不同学习场景的交互网络特性。

    尤其是今天借助互联网的发展,交互网络从线下发展到线上,知识的网络化特征及网络化效益的实现,将使人类群体知识建构的效率得以大幅提升,同时孕育了蕴藏着无限智慧的知识空间网络。在这个知识网络里,人与人共建共享,人与知识网络也实现了共享共生。

    3)学习深度

    学习是有目标的,目标就是把外在的知识资源转化为自己的能力和认知。个人的认知、能力及智慧是从自己大脑中结出来的花,从外部获取的信息、知识只有经过内化建构的复杂流程长出来的知识才是自己的知识。所以学习过程其实就是一个不断织网的过程,网织的越密越厚实代表对知识的掌握越是得心应手运用自如。而织网的显著方式便是思考,思考就是在牵线搭桥。在一个学习活动中,一个知识点嵌入自身认知结构的效率高低便是这个学习活动的学习深度。

    也就是说,学习深度是指在学习活动过程中对知识转化吸收的有效程度,即在一定学习环境下的知识内化程度。也可以用一个显性的方式来考量学习深度,那就是在学习活动过程中所调动的思考频度

    通过对学习活动中的思考频度高低的分类,可以轻而易举的对不同的学习活动和学习环境进行学习深度的划分。我们经常接触的读书、听书、在线学习、小组讨论、模拟实践等学习活动,学习过程中的思考频度显然有所差别。若将常见学习方式按照思考频度从低到高的排列,也即是对应的学习深度从低到高分别是浏览、阅读、视听、演示、深度阅读、讨论、模拟实践及教授实践。

    一个人在日常的阅读浏览、看视频、听音频过程中学习多是被动的,思考属于被动触发,学习深度就是靠在被触发的过程中所带动的思考的频度来度量。所以太熟悉的内容和太难的内容都很难触动深入的思考,而在前文中提到的85%原则,也就是在学习过程中最理想的学习内容是熟悉的占到85%,不熟悉的占到15%,这个时候的学习效果是最佳的,最易触发有深度的思考、调动思考的频度。

    而讨论交流、实践反思、教授coaching则多是属于主动思考的过程,学习过程中的思考的频度及深度都远大于日常的浏览及视听学习。

    所以可以说在一定的学习活动环境下思考频度越高,学习深度就越深,学习就越有效,相应的学习场域构建就越成功,反之则相反。

    四、总结

    如果要总结下学习势能、知识负荷、学习场域三者的关系,如示下图

    知识负荷解决的是学习供给侧的问题,学习势能,学习场域解决的是内化侧的问题。

    这里把学习比作吃饭过程,把饭吃进肚里,经消化吸收,再慢慢转化为蛋白质等营养物质组成肌肉组织等,学习的闭环就如同从食物到肌肉的整个转化过程。

    不过吃饭不需要理由,学习则需要原因,吃饭是享受的,坚持学习则是痛苦的。学习是在自我雕刻,学习的每个阶段都是自己拿着锥子在进行自我雕琢的过程,如果没有强大的持续的动力支撑,学习是很难维持的。这可以说是人与人最本质的差别,有没有学习动力,有没有要实现的梦想,有没有要坚持的价值观,有没有追求的事业,有没有初心,有没有忘了自己是谁,从哪里来,要到那里去。有没有终身学习的意识及态度,这决定了每个人的人生成就与活法。

    注意不要被时代焦虑所裹挟,焦虑不是学习势能,学习势能是长期延迟满足且有方向性的,知识焦虑则很容易被假象所迷惑且没有方向感。知识焦虑如同一个人生理机制上并未感觉到饥饿,但精神上感受到外部压力,于是就狂吃海塞,结果发现人不仅没有很好的成长,还容易导致消化不良。

    从熵减的角度来看,学习过程的三要素如果要按重要性排序的话,首先应该是学习势能,即学习的能量加持,其次是学习的场域,关系学习的内化过程,第三才是供给侧的内容,降低知识负荷是个相对容易切入的流程。当下的变革重点便是知识负荷的变革。在未来,知识资源多元化、多渠道化、获取成本及知识负荷都将会大大降低。

    但随着终身学习时代社会对个体能力提升的需要,人们学习的压力逐步增大,学习意识逐步觉醒。但随之而来,人们的时间主体更加碎片化,诱惑更加多元,心理更容易浮躁,势能和焦虑混杂而来。此时需要更多的是学习场域的加持,所以这一阶段场域的打造会愈加受到重视。

    关联阅读:

    知识服务的未来(一):学习的本质与特征

    知识服务的未来(二):知识市场需求的变化及演变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知识服务的未来(三):势能、负荷、场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jzjj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