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有位朋友在朋友圈留言:成年人从情感上赢才是赢了人生,纵有一死也无悔。
如果这位朋友青春正年少,这么说无可厚非,算是"性情中人"。但成年人的世界里,感情这东西可真不是全部,尤其是到了一定的年龄,你就会发觉这样的想法非常荒谬。
本科时,我们班有个黑人同学A,我室友经常对我说“这个A他看不起我们所有人,甚至还说你不就会写写小说排排剧(dramaturgy),除了这个你还会什么?”
我当时就想冒一句:“学咱们这个专业,不揣摩人物心理,难道天天泡酒吧?”
A喜欢打篮球,属于学院篮球队里的“黑”老大,我把这句话埋在肚子里,后来我有一场戏需要人,我就跑去找到A。结果他非常高兴,每次排练还帮我借教室,
我室友说的很有可能是真的,因为他也不是个爱搬弄是非的人。可是我也真真切切的感受到A对我的态度。
当然,你说到道德,作为普通人,其实你是难得有那样的两难的,而政治人物,如果总是考虑道德,那一定是在电视剧里一出场就离死不远了。
看了一下几个月之前自己和一位朋友的聊天记录。
我当时是这样说的:“我大概懂了,因为每个人其实都是以自我为中心的,所以别人显得自我中心的时候,就会觉得这个人讨厌。所谓的有涵养,是说自己不表现出自我中心,同时看到别人自我中心的时候不表现自己的不满。”
觉得这个说法可以打个及格。
现在对自我中心这件事的理解是,每个人都是以自我为中心(有的看重自己的感受,更成熟的看重自己的利益),当你表现出自己的自我中心,就会显得讨人厌。所谓的有涵养,是每时每刻都注意不表现出自我中心,同时在别人没有损害自己的利益时,不表达自己的不满。
在阿西莫夫《基地》里,赛弗哈定说过一句话,不要让道德观阻止你做正确的事。我想我现在能够更深刻的理解了,那是成熟。
“兔子不吃窝边草”“近水楼台先得月”
其实身边太多不明不白的事情了,我们没法把所有的信息都理清楚。
没有非黑即白的东西,一切的法律,原则。想要玩儿转它,只有:看情况。
这个看情况不是拖延症患者说的一句水话,而是快速处理信息能力,瞬间的利益权衡,还有社会关系能力内化的体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