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学习历史第七课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第二个和第三个板块——商鞅变法、造福千秋的都江堰,都江堰是蜀郡郡守李冰主持修建的。商鞅和李冰生活的年代距离我们有点遥远,商鞅和李冰到底是谁呢?有必要让学生全面了解一下,于是查了一下资料,补充到了课件里面:
商鞅(约公元前395年-公元前338年),战国时期政治家、改革家、思想家,法家代表人物。本名公孙鞅,又称卫鞅,姬姓,卫国(今河南省安阳市内黄县梁庄镇,另一说法为濮阳市濮阳县)人,卫国国君后裔,后因功被秦国封于商,因而被称为商鞅。他“少好刑名之学”,在魏相手下做过官。入秦后,以强国之术说动秦孝公,主持变法。法家思想治国用的是“刀”,伤人是变法的前提,其结果必然被反伤。商鞅通过变法,在秦国实施严刑峻法,重农抑商,还改革户籍、土地制度、行政区划、税收、度量衡等,使秦国一跃成为当时强国。当然变法损害了旧贵族的利益,公元前338年,秦孝公死后,商鞅被公子虔诬为谋反,商鞅起兵反抗,战败死于彤地(今陕西省渭南市华州区西南)。
李冰号称陆海,战国时代著名的水利工程专家。公元前256年—公元前251年被秦昭王任为蜀郡(今成都一带)太守。期间李冰治水,创建了奇功。他征发民工在岷江流域兴办许多水利工程,其中以他和其子一同主持修建的都江堰水利工程最为著名。几千年来,该工程为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奠定坚实的基础。后世为纪念李冰父子,在都江堰修有二王庙,都江堰也成为著名的风景名胜。他在修完都江堰后,在四川什邡洛水镇修建水利工程,后病逝于此,葬于洛水镇旁边的章山之上,被后人尊为川主。
2023年10月17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