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 就 是 爱
当生活环境合乎我们内心的各种欲望时,我们很满足;当心灵的欲望和真实的生活处境之间有距离时,苦难就产生了。距离越远,苦难就越大。当苦难大的太大时,你能做什么呢?一种反应是,改变环境——远离那导致我们遭受苦难的道路。当然,如此反应有时是正当的,我们的生活环境有时实在需要改变。比如,我们需要中断非常不健康的关系,或者将其改变为健康的关系,或者需要对疾病采取更为激进的治疗方法。我们不能坐以待毙,以消极宿命的态度面对所有的生活处境。
然而,不少人在处理生活中大多数苦难时,只有一个思维:要么离家出走,要么毁约,要么断绝关系。他们总是试图逃避,试图逃到某个地方,希望所有的欲望在那里都能得到满足,因为他们相信,满足自己的欲望比什么都重要。这让他们努力改变自己的生活环境。只要能避免苦难,让他们做什么都行。问题是,生活环境很少为人效力。换一种新环境,你的问题可能暂时得到缓解,但是六个月之后,你可能又要换另一种环境。
佛教的八正道(Eightfold path)并不主张这种回应,古希腊斯多葛派也不如此提倡。他们认为,一个人如果总是逃避苦难,就不能成就他的美德,培育他的正直。“当内心欲望和外在环境之间有距离时,就要去改变你的生活环境”,这种说法违背了他们的教导以及现今各种宗教思维的教导。相反,这些宗教或哲学教导人有压制欲望,超越欲望,要成为冷静、无执、无欲之人。唯有如此,才能守住承诺,不偏离正道。环境是注定的,欲望只是一种幻觉。这就是为什么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面对死亡时淡定无惧,不在乎生命的延续。在消除自己的欲望方面,他是成功的。
当然,有时我们的确需要压制自己的欲望,因为欲望常常带来破坏性。但是,削解了所有的欲望,也就削解了我们爱的能力。而神创造我们,是让我们去爱。
客西马尼园中的耶稣,看起来他好像是选择第一种做法。他当然不是采取消解欲望的途径。他倾吐他的心声,真诚迫切地请求天父改变那种环境。他祷告说,如果可能的话,使那时刻不要临到他。他大声呼喊:“阿爸、父啊,你凡事都能作,求你叫这杯离开我。” 他是在与天父理论,要天父给他一条出路,另外找一条救人的路,无须让他经过那发火焰的剑。
但是,仔细看一看,我们就会发现,耶稣其实不是把他的处境抓在自己手中。最终,他顺服了,放手了,不再控制他的环境,而是把自己的欲望放在天父的旨意之下,对神说:“但不要照我的意思,只要照你的旨意。” 他虽然挣扎,但仍在爱中顺服。
就是在这最后关头,耶稣仍然可以放弃他的使命,让我们灭亡。但是,那不是他的选择。他祈求天父用其他办法完成那使命,但是,他并没有要求天父完全放弃那救人的使命。为什么?那杯实在太苦,太恐怖,但是,他知道,他的当下欲望(保全自己)必须服从他的终极欲望(拯救人类)。
很多时候,我们那看上去最深切的愿望,实际上是我们最强烈的欲望。我们知道我们为何不能好好地思考,尤其当我们经历剧烈的痛苦或巨大的试探时?我们会迁怒我们所爱的人。我们会做出令人震惊的自我毁灭性的决定。我们知道,我们的所言所行,不仅伤害别人,而且实际上破坏了我们与所爱之人的关系,也动摇了我们所珍视的价值观。
但是,在世界历史上个人痛苦最剧烈的时刻,耶稣没有那样做。他说:“但不要照我的意思,只要照你的旨意。” 他甚至没有对神说:“是你错了,但是,这次我听从你。” 不,耶稣没有这样说。相反,他说:“无论我现在的感受如何,我都信靠你。我知道,你的意愿最终也是我的意愿。成就你我都知道必须要去成就的事吧!”
耶稣如此行是在全然顺服神的旨意。但不要照我的意思,只要照你的旨意。耶稣在此让自己当下最强烈的欲望,顺服他最深切的渴望,把这些意愿交托在天父的手中。他仿佛是说:“如果生活环境不能满足你当下心中的渴望,我不是压制那些渴望,也不是向这些渴望投降。我知道,这些渴望最终只有在父神里面才能满足。我信靠祂,顺服祂,把自己放在祂的手上,继续前面的道路。
耶稣没有否认他的情感,也不逃避十字架上的苦难。祂的爱,让他进入苦难。在苦难中,他甘心l顺服,因为他爱天父,也爱我们。
当我们认识基督,明白他的苦难,我们就不会一直苦苦否认我们的渴望,或改变我们的生活环境,而是在苦难中能够信靠天父。我们之所以能够信靠神,是因为耶稣基督喝下了苦杯,我们最深切的渴望和我们实际的生活环境将会不断靠近,直到在永恒盛筵的日子完全联合。
爱德华兹在《基督的痛苦》这篇伟大的讲章中如此说道:
(在客西马尼园,耶稣)更近地看到他就要被抛入其中的愤怒熔炉;他被带到熔炉口,可以看到里面的景象,看见熊熊燃烧的烈焰,感受到滚热的火浪,让他知道他将往何处去以及他将要承受的苦难……有两件事彰显基督之爱的奇妙:一是他竟然甘愿承受如此之大的苦难;二是他竟然甘愿为如此之大的罪代赎而承受如此之大的苦难。但是,为了可以恰当的说,基督亲自选择承受如此巨大的痛苦……在承受这些苦难之前,他必须对将要承受的苦难是何等的巨大有异乎寻常的感受。他在客西马尼园中感受到了这种极度的痛苦。
这种爱 —— 其顺服之长阔高深,足以化解山一般重的义怒 —— 正是你我终生寻求的爱。没有任何爱,无论是家人之爱、朋友之爱、父母之爱、配偶之爱、情人之爱,能像这种爱那样满足我们。人世间所有的爱都会令我们失望,但是,这份爱永不会令我们失望。
爱是永不止息…(哥林多前书13章8节)
…因为神就是爱。(约翰一书4章8节)
不是我们爱神,乃是神爱我们,差祂的儿子为我们的罪作了挽回祭,这就是爱了。
约翰一书4章10节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