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523
1第一百四十五课
(129)我所渴望的世界,超乎尘世之上。
(130)我不可能同时看见两个世界。
2 a 一切只是发生。
无论发生什么都真的无所谓。
无论如何,我无法控制!
b 这个世间的每个存在,每个生命,每个物质都以它们自己的状态显示着圆满。它们就是那样,只可能那样,不可能是别的样子。它们需要变时就会变,不需要变时就不会变。
c 一切向外的执着都不过是竹篮打水。
可以继续打水,
只是不要荒芜了我们心中本来就在的那口井。
d 进入亲密关系的个体有两种状态:
一是我已经很好的“具足”状态,有你会使我更好;
二是我无法一个人好好活着,有你我才能好好活着。
显然,后一种状态会成为冲突的根源,
因为毕竟没有人是专门被制造出来弥补你的不足的,
你对他人的愿望,最终会变成失望。
那些经常对亲密关系失望的人,好像从来没有对他们如期而至的“失望”失望过,
这就不是别人的原因了,
而是他们自己的强迫性重复了。
e 世上没有真理,只有视角,
不能听命于自己者,就要受命于他人,
如果一个人知道自己为什么而活,
那他就可以忍受任何一种生活。
3 【对话Shiiva】之107摘抄
真正的美,与外在的人事物无关。而是看待它的眼光,源自心内的一个决定。
当你愿意摘下定罪的眼镜,也就恢复了神志,无论看到什么,尽是光明与喜悦。
美善、良知、平安、爱,都不出自这个世间,费神去外面的形式上寻找它,注定是徒劳的。但以上的这些品质,却可以降临于这个世间。
只要你下决心不再盯着罪疚的影子,你就懂得“此刻就是天堂”。
4 天律里面就没有“求”和“得”这一说,这个东西纯粹是梦里面产生的。
所以,压根没有“求不得”,也不用去苦苦的贪求,妄求,或是以为能交换。
给的自然是我需要的,我(真的)想要的。有的,也就是当下此刻我需要的,我能得的。
目前不需要的,不能要的不给。没得到的是因为目前不需要,或是跟现在的状态时机境况不匹配。
所以,只管安心信任的接受吧。无需操心的担忧恐惧,无需费心的规划预设强求。只需信任感恩,交托受纳,合作创造。
善主只给不取,祂对你从来是不要求任何的。
任何认为“祂要求你什么”的想法,都是在削弱你和祂的神圣关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