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1
自律这个词最早出自《左传·哀公十六年》,“呜呼哀哉!尼父,无自律。”自律的意思是,在没有人监督的情况下,自己可以约束自己的行为,自觉地遵循法度。有自律的人,一言一行都是认真的。对于信士而言,自律就是在没有任何外界的监督下,能严格约束自己,遵守经典规定。
严格地说,自律来自于信仰,与自省、自警、自爱、自觉一样,都是一个人信仰虔诚的体现。所以,我们从自律的人身上会发现一股强大的力量,并且能发现一种健康之美,力量之美。自律的人是幸福而快乐的,他们遇事淡定从容,内心镇定强大,永远充满着积极向上的力量。
我们常听人说,某某人有大格局,其实任何人的格局并不是生来就大,也没有谁天生就是高人一等的。所有优秀的品质都是经过后天学习得来的。一般格局越大的人,自律意识越强。因为一个人的格局,与他所在的地位、周围的环境、圈子、以及过往的经历有关系。这些都可以从他的自律精神上看出来。
回望过去的一年,你一定受到过许多说不清道不明的伤害,这些在当时几乎让你彻底崩溃的事情,过段时间再看,都是些淬炼你的内心,使你更加强大的因素。最重要的是,这一年你究竟做了些什么?你学到了什么?参悟到了什么?如果你是自律的,一切不堪都是为了开阔你的格局,使你变得更加成熟。
我们看历史上的著名人物,只要是被人们记住的优秀者,他们的内心几乎都是被冤枉撑大的。他们在严酷的环境中坚持自律,慢慢学会了把无名的打击看得开,看得透,并且耐着性子改变自己,改变自己的工作方式,改变自己的生活习惯。就这样,他们使自己的格局一点一点变大,最终成就了自己的事业。
大海之所以波澜壮阔,就是因为它能容纳很多细流,人的强大也是一样的,要有博大的胸怀。在日常的修炼中,没有谁能够一下子做到完全自律,也没有谁一下子把问题看得那么透,都是慢慢被真主引导过来的。所以,遇到多么痛心的事情,先不要着急,努力控制住自己的情绪,用智慧解决难题。要知道,小不忍则乱大谋的道理。
尤其最近这些年,发生了很多让我们痛心疾首,厌恶至极的事情。但我们还是以高度的自律精神,顾全大局。虽然很多事情是我们极不愿意看到的,但已经发生了,那我们就把它认定为真主的定然,就是我们该面对的现实。我们只能尽力化解并妥协,因为没有多少人能够斗过现实。
说到底,自身的强大很重要。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我们都只能用这些强大的品质去再创造和恢复。从历史的角度看,我们现在失去的无论是什么,都是暂时的,都不值一提。尤其是通过这一系列的事件教育了我们,让我们今后更加看重知识,以及底层信仰建设的重要性,而不只是拥有大量的钱财。
有些人错误地认为,自律是不自由的表现,其实自律对人确实有约束的一面,但自律的人才是真正自由的。因为他们有所为,有所不为,不违背真主的法度,不违背道德准则,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就是一种自由。这种自由只有他本人能够体会到,并且能体验到其中的快乐。
今世,人的一切痛苦,都是源于无法约束自己,失去自律精神的结果。有了自律精神,一个碌碌无为的平庸之辈,可以脱颖而出。这不是由于他的天资,也不是因为他的出身,更不是因为他拥有高学历或高智商,而是他拥有信仰之后的自律。有了自律,一切皆有可能。缺少自律,则连最简单的目标都难以实现。
说到底,教门就是教人不要放纵自己,不要给自己故意犯错误找借口。其实,只要你能对自己严格一些,时间长了就会发现,自己原来并不简单。当自律成为一种习惯,一种生活方式时,你的人格就会发生巨大的变化,你的人品也因此而变得更加完美。
无论我们坚持做什么事情,时间久了,总能看出其中的变化来,自律就是这样的,在自我监督和自我完善的过程中实现变化。自律既是信仰的基础,也是一切美德的基础。在开始的时候,必然会经历思想中放弃与坚持之斗争的痛苦。有些人内心斗争剧烈的程度,甚至达到了如同面对死亡的地步。

02
自律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但它却能检验一个人信仰的真伪。真正有信仰的人,他的行为在背后和表面是一致的。为什么那么多人自称信士,却对于某些错误照犯不误呢?唯一的原因就是信仰不扎实,或者根本没有搞懂信仰的实质。他的深层意识中并没有真主是无所不知的这个概念。所以,他以为自己所做的事情真主不知道。
在世俗的眼中,自律只不过是一种简单的美德,一种较好的品质。但在信士看来,自律其实是信仰最基本的要求,美德只是个衍生品而已。信仰中的天道功修与人道规定,都是没有任何人监督的,人们自觉自愿地遵行。你哪一番拜没有礼,谁也不知道,但你自己知道不能这么做,你知道其性质有多么严重,这就是自律。
所以,撇开信仰谈自律,是在为难人。因为人性的缺点决定了人的行为是趋利避害的,是贪图享受的,是自私自利的。如果撇开信仰人可以做到自律,那么,大街上绝对不用装监控摄像头。即便现在如此多的监控设备,犯罪事件依然在不断发生,最近在兰州和北京发生的杀医案,就是最好的例子。
今天,我们该怎么才能让自己保持自律,让自己变得越来越好呢?唯一的答案就是加强信仰学习,以及加深对造物主的认识、崇拜和敬畏。最高境界的自律,莫过于让敬畏真主成为习惯。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说:形成或改变一个习惯只需21天,他的结论是行为一旦养成习惯后,习惯可以塑造性格,性格决定命运。
就如同死亡的本质一样,旧的习惯不消失,新的习惯就不会诞生。要想让我们从各方面变得好起来,办法只有一个,那就是用信仰强化自我约束意识,养成自律的好习惯。因为长时间的自律,会改变一个人的口碑、形象、社会地位,以及精神生活的质量。
大量的事实证明,那些坚持自律的人,不但有高贵的精神生活,物质也会越来越丰盈,一切美好的事物统统地都会向他走来。所以,我们从现在开始,不管外界发生什么变化,别人待我如何,自己首先自律起来,把自己无法掌控的事情交给真主,过一段时间你会发现,你的生活已经悄然发生了变化。
正是由于真正做到自律的人没有几个,所以,生活中很多本来简单的事情,变得那么复杂。比如说好脾气,坏脾气,其实就是有没有自律精神而已。生活中的许多事情,坏就坏在某些人的脾气和大家不一样上。任何矛盾中都会带有脾气作怪的痕迹,导致某些问题没有办法心平气和地解决。
所以,我们要想获得美好的人生,就要先学会收敛自己,做到自律。比如从控制熬夜到坚持早起做晨礼;从控制食欲吃七分饱到减轻体重;从控制各种不甘心、妒忌心、得失心等,到莫名其妙的妄念甚至走上犯罪道路,哪个不是自律出了问题呢?
人的一生中,可能感情是最让人捉摸不透的,很多时候我们可以开始一段感情,却把握不了结局。但一个懂得自律的人,他会坚持感情的价值观,他从一开始就很谨慎,会起一个好头。他开始的举意不是建立在势力或美色的基础上,所以,这样的感情结局一般不会太差。
很多时候,人们只是看到了结果,为那些不好的结果而捶胸顿足,却不反思他是在什么动机下开始的,他最初的企图是什么,在“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情深”的情况下,感情怎么会健康地发展呢?今天,我们不会指出什么才是最正确的感情价值观,但是,我们可以负责任地告诉大家,自律的程度决定了一段感情的结果。

03
人有善恶之分,信仰有真伪之别,自律也是如此。建立在不正确信仰之下的自律,是伪自律,这样的自律并不会产生好的结果。很多人立志要成为一个自律的人,其实是处于一种“伪自律”的状态下。所谓伪自律,就是看上去挺自律的,其实只是浮于表面,并没有落到实处,也就是一种自我标榜或表演作秀而已。
所以我们说,伪自律正在耽误很多人。更可怕的是,有些人并不自知,在自我营造的虚幻世界里慢慢沉沦。他们所惧怕的,也就是敬畏的,并不是真主,而是某个人、某种势力、某种氛围,或某种利益的得失而已。在日渐流行的打卡制度下,人们的很多行为都变成了形式,并不是出于真正发自内心的自律精神。
有人说,低质量的假勤奋比真正的懒惰更可怕。在我看来,“低质量的勤奋”其实就是言不由衷的表态,无可奈何的参与,没有举意的善功等。他们同样是做了这些事情,却没有好的结果。同样看起来很自律,其实质是更不自律。所以,这就是今天很多人失意、迷茫,无法得以真正成长的原因。
真正的自律一定是根植于内心的信仰,深入骨髓的敬畏,是一种积极的思维方式,更是一种美好的生活习惯。所以,我们需要经常与自己对话,听从内心的声音,明确自己的行为目标。尤其做善功,究竟是为了真主,还是为了某个人?这个问题一定要搞清楚,不能跟风和盲从。
很多时候,人的信仰越虔诚,渴望就越强烈,就会越自律。比如一个人可以做到风雨无阻、准时准点地去上班,是因为他确信一旦今天不去上班,后果会很严重,因为他有挣钱的需求。但是,你会不会准时准点地去寺里,你确信真主后世会清算吗? 如果你确信这些,想必你也一定会和按时上班一样,按时去寺里。
人的一生离不开经典的启迪,离不开圣人的教导,离不开学者的讲解,因为人总是飘着的,很容易偏离自己的大方向和路线。所以,自律不是开始,也不是结果,而是信仰后的迹象,是好结果的前奏。如果你没有把握做到完全自律,就不要脱离群体,这是最后的办法,也是最后一道保护墙。
你永远都不要小看一个自律的人,他们才是最厉害的。有了自律,即便是小小的蚂蚁,都能做出惊人的成绩来。自律的人可以把一件小事都做得很出色,让生活过得井井有条。自律的人,也许一时半会没有取得成功,但时隔十年八年,你再看他,会让你惊叹不已。
大多数人看起来每天都很忙,其实只是一个盲目跟风者,他基本上都是在瞎忙。《格列佛游记》中有一句话:盲目可以增加你的勇气,因为你无法看到危险。一个人没有目标地活着,只是模仿别人。看起来他每天做了很多事情,甚至把某些事情全都做了。但他还是一个“模仿者”,他其实活成了别人的影子,他的人生就是一个“东施效颦”的笑话。
今天,让我们认真反思一下,自己每天都做了些什么,真正与自己两世利害有关系的事情做了多少?平时当有人在看你的时候,好像你很用心地在工作,当没有人监督你的时候,你在做什么呢?是玩手机还是看肥皂剧,还是在玩游戏?你只是在应付监督,却抱怨薪水太低,你有没有想过,自己的付出和收获是不是不对等?
很多人都在假装努力、假装忙碌、假装有信仰、假装有理想。真正忙碌的人、有信仰的人、有理想的人,那有时间在岗位上摆拍,给人炫耀呢?所以,给人看的信仰和理想都只是一种假象。比如真正健身的人,已经在路上流汗了,真正信仰虔诚的人,已经在寺里礼拜了。他们并没有给人看,他们只给自己做,只为真主而做,他们的自律你是看不到的。在你眼前不断晃悠的,大多数是“伪自律”。

04
今天,我们面临的所有问题,都是由于我们缺少自律精神而导致的。无论是自以为是,还是骄傲自满;无论是顺从私欲,还是忘乎所以;无论是重视形式,轻视实质;无论是重建筑,轻教育;无论是重世俗权势,轻学者和知识,都是我们把自己看得太大了,忘记了伟大真主的教导所导致的。这就是为什么宣礼词开始要连读喊四次真主至大的原因。
《穆思临圣训实录全集》中记载,赛义德·本·朱拜尔传述:我对伊本·阿巴斯说:“脑福·毕卡利声称白尼·以斯拉仪莱的圣人穆萨,不是寻找黑祖勒的穆萨。”伊本·阿巴斯说:“真主的敌人撒谎了。我听伊本·克尔布说,他曾听穆圣讲:穆萨圣人有次站在白尼·以斯拉仪莱人群中间宣讲,有人问他:‘哪个人最有知识?’他回答:‘我最有知识。’于是受到真主的责备,因为他没有把“最有知识”归于真主。
接着真主向他默示:‘在两海汇合之处有我的一个仆人,比你更有知识。’穆萨圣人说:‘主啊!我在哪里能见到此人?’他被告知说:‘你用篮子装一尾鱼,带着它前去。在什么地方那条鱼活了,那里便是那个仆人(据说是黑祖勒圣人)的所在之处。’于是,穆萨圣人带着那个装鱼的篮子和自己童仆优什尔一同上路。
当他们走到一块岩石处,在岩石上睡着了。这时,那尾鱼从篮子中跳了出来,向着大海的方向游走了。这对穆萨圣人及仆人是一件意想不到的奇迹。之后,俩人又走了一夜。天亮后,穆萨圣人对童仆说:‘我们的这次旅行很辛苦啊,你拿出早饭我们用吧。’其实,他们已经超过了真主所指的那个地方。
童仆告诉他:‘你是否看到我们在那块石头上歇息的时候,所发生的情况?当时我忘了鱼的事。’穆萨圣人说:‘那正是我们这次外出的目的地。’于是,俩人循着原来的足迹返回,来到那块石头旁。看见一人裹着衣单坐在那里。穆萨圣人便上前祝安,黑祖勒说:‘在你的国土上还这样祝安吗?’穆萨圣人说:‘我是穆萨。’
黑祖勒说:‘是白尼·以斯拉仪莱的那个穆萨圣人吗?’穆萨圣人说:‘是的。我想当你的随从,请你把真主授予你的引导世人的“真知”传授给我,可以吗?’黑祖勒说:‘穆萨啊!你没有耐心和我在一起。我具有的一种知识是真主教给的“真知”,你不知道。你具有的一种知识也是真主教给的,我不知道。’穆萨圣人说:‘如果真主意欲,你会知道我是有耐心的。我一切都顺从你。’
当时由于他们没有船,便沿着海岸徒步前行。这时看到一条船过来,便向船主人要求搭乘。船主人认识黑祖勒,便答应免费让他们搭乘。上船后,他们看见一只麻雀落在船的一角,啄了一两点海水。黑祖勒说:‘穆萨啊!你我的知识与真主的知识相比,就像这只麻雀从大海里啄了一口水。’
接着黑祖勒在船边偷偷凿了一个洞。穆萨圣人说:‘人家免费搭载我们,你却故意将船破坏,你想把这一船人淹死吗?’黑祖勒说:‘难道我没有对你讲过,你没有耐心和我在一起吗?’穆萨圣人突然醒悟过来,他说:‘请你原谅我,我刚才忘了。’
他们继续前进,忽见一孩子正与其他孩子一起玩耍,黑祖勒悄悄伤害了那个孩子。穆萨圣人说:‘你怎么好端端地将一名无辜的孩子伤害了呢?’黑祖勒说:‘难道我没有对你讲过吗?你没有耐心与我在一起!’穆萨圣人赶紧说:‘请你原谅我,我刚才又忘了。’
接着他们来到了一个村庄,向村民乞讨食物,村民拒不施舍。这时他们发现村中一户人家的院墙即将倒塌。黑祖勒便停下来,修补了这堵墙。穆萨圣人说:‘如果我没有猜错的话,你做这件事,就是为了向人家索要报酬。’黑祖勒说:‘好了,这次便是你我分别的时候了。”’然后他解释了自己做这三件事情的原因。
穆圣说:“愿真主怜悯穆萨圣人。我们多么希望他有耐心,这样我们就会听到他俩的全部故事。”穆圣接着又说:“穆萨圣人非常健忘。一只麻雀飞来落在船边,然后在海中啄水,黑祖勒对穆萨圣人说:‘较之真主的知识,你我的知识就像这只小鸟从海中啄水一样。”’
穆圣接着诵读了以下经文:“至于那只船,则是在海里工作的几个穷人的,我要使船有缺陷,是因为他们的前面有一个国王,要强征一切(完好的)船只。至于那个儿童,则他的父母都是虔诚的信士,我怕他的悖逆和不信连累其父母,所以我想让真主给他俩另赐一个纯洁孝敬的儿子。
至于那堵墙,则是城中两个孤儿的;墙下有他俩的财宝。他俩的父亲原是善良的。你的主要他俩成年后,取出他俩的财宝,这是属于你的主的恩惠,我没有随着我的私意做这件事。这是你所不能忍受的事情的哲理。”(18:79—82)
穆萨圣人跟黑祖勒学习知识的故事,在古热阿乃天经第18章第60—82节中有叙述,经注学家根据经文做了这样的解释:穆萨圣人在与法老的斗争中取得胜利后,产生了一种自负情绪,真主为了点化他,让他切实领悟谦虚、谨慎、自律的重要意义,启示他到两海的交汇处投师、访贤与学习。
如果我们大家都能够加入到谦虚谨慎,自律自爱的行列中来,就会发现我们的环境会有很大的改变。自律不仅对我们个人有益,对我们民族的发展和前途也有很大的关系。当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律意识,以自律为民族文化,为民族精神时,我们的民族才能真正的强大起来。
当我们懂得了自律的重要性,对于过去所犯的错误进行真心的忏悔,还有从头再来的机会。今后,我们要明白只有自己能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只有自己会为自己的失误负责,这样,就能促使自己处处自律。同时,我们应该互相提醒,自觉自律,为学习创造更好的环境,为今后两世的善果而共同努力。
最后我们再学习一段尊贵的经文,真主说:“你们把自己的脸转向东方或西方,都不是真善。真善是信真主,信末日,信天使,信天经,信先知,并将所爱的财产施予亲戚、孤儿、贫民、旅客、乞丐和赎取奴隶者,并谨守拜功,完纳天课,履行约言,忍受穷困、患难和战争。这些人,确是忠贞的;这些人,确是敬畏的。”(2:177)
文/马石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