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句话在带孩子的过程中深有体会。
小孩子们正处在生活常识、书本知识的学习阶段,有些事情做不好是正常的。但是我刚开始并没有认识到这一点,所以小朋友出现字写的出格了、数学题做错了、作业忘记带……这些情况的时候,我就很生气,责备他不认真不仔细。
后来类似情况还是反复出现,也就是说责备没什么用。我慢慢反思,出现问题到底是孩子现阶段能力的问题还是根源在态度呢?我觉得大部分情况下还是能力的问题,毕竟谁不想把事情做好呢?
孩子的手眼脑需要达到一定的协调性以后,写的字才能大小均匀、工整规范;数学是需要逻辑思维的,而逻辑思维能力是随着年龄长大慢慢才有的;作业本课本忘记带,是还没有养成整理清点的习惯……。
这样分析以后就可以对症下药了。叮嘱他写字稍微慢一些,每个字都只住在自己的“房子”(田字格)里,不能随便跑到别人家,这样的比喻让孩子觉得有趣也能记住。做数学的时候,把题目多读几遍,做完了之后要检查。每次写完作业把作业本和这一科的课本放在一起再装进书包,第二天上学之前再看一眼书桌有没有漏下的东西……。
当然这些也不是一两次就好转了的,也是反复很多次才慢慢改正有进步的。
从这件事上我学习到的就是生气着急不如去做实际的事情。日常生活中也逐渐在应用这一点,出了什么问题,马上就想着怎样解决,而不是先让情绪(不管是愤怒、伤心、烦躁)发酵,其实往往就是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情绪反而更容易稳定平静下来。
把愤怒指向问题,等问题解决,愤怒消失;
把愤怒指向人,即使问题解决,依然愤愤不平,伤人伤己。
一个人拥有理性思考思维很重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