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跳出系统谈何容易

跳出系统谈何容易

作者: Wi先森 | 来源:发表于2018-11-09 01:42 被阅读22次

    跳出系统谈何容易

    16日那天偶然的一个话题,跟心宇小伙伴一下子从学习聊到了组织,从组织聊到了角色,又从角色聊到了如何跳出系统思考。我想起了此前对“跳出系统思考”这一方法的疑惑,遂写下此文,抛砖引玉——希望能带给大家一点启发,也希望能够收到一些有关不同意见的反馈。

    系统是什么?如何看到生活中的系统?
    为什么要跳出系统?怎么跳?

    1. 系统:从定义到生活

    先列出三个不同来源对系统的定义:

    维基:A system is a regularly interacting or interdependent group of units forming an integrated whole. Every system is delineated by its spatial and temporal boundaries, surrounded and influenced by its environment, described by its structure and purpose and expressed in its functioning.
    百度:能够完成一种或者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在一起的结构叫做系统。系统是指将零散的东西进行有序的整理、编排形成的具有整体性的整体。钱学森认为:系统是由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而且这个有机整体又是它从属的更大系统的组成部分。
    《系统之美》:系统是一组相互连接的事物,在一定时间内,以特定的行为模式相互影响,例如人、细胞、分子等。系统可能受外力触发、驱动、冲击或限制,而系统对外力影响的反馈方式就是系统的特征。在真实的世界中,这些反馈往往是非常复杂的。

    根据定义可以提取出以下关键词:互动,整体,边界,环境,结构,目的,功能,有序,模式,反馈。

    再思考:系统为什么而存在?系统里面有什么,这些东西是如何组成的?系统整体又受到什么东西的影响?由此大概可以得出清单:

    • 系统必定为某一功能(目的)而存在;如组织为利益最大化,家庭为归属感,库存系统为效率提升,等等。
    • 系统里面有各种元素,既相互独立又存在互动,元素之间互动的是模式,模式组合形成结构;如公司层级结构,学校-老师-学生-家长,个人-时间-事务,等等。
    • 系统总是复杂的,系统与系统环环相扣,又相互影响,而系统的整体总是大于局部;如团队的力量,千里之提由沙子筑起,蜂群效应(Hive Mind),等等。

    为了针对某一系统进行研究,往往需要把一些紧密联系的元素独立出来,把它们划分到同一个“系统”里面。这并不是意味着这些元素不属于其它系统,而只是人为地作出划分。因此,系统是存在于大脑的某个概念,这个概念为了某个目的而存在。而概念的提出是为了更好地进行下一步的学习——比如一系列描述空间的名称:宇宙,银河系,太阳系,地球,五大洲,国家,省市,区域,街道。

    2. 为什么要跳出系统

    为什么要跳出系统思考,最简单的回答是:为了解决当前系统内部无法解决的问题。比如两个部落之间征战不休,这时如果有一个更强大的外敌入侵,部落就必须联手对抗(关于外星人入侵的电影常见这样的情节)。

    我们并非无所不知、理性的乐观主义者;相反,我们是浮躁的“自足自乐者”,在做下一个决策之前,总是试图最大程度低满足当前的需求。

    人是有限理性的动物,决策受到你所掌握的信息和当前的需求所限。因此养成跳出系统思考的习惯,才能有效地改变行为。

    3. 跳出系统的三个方法

    跳出系统思考有三个基本的方法:空间,时间,变量关系。

    3.1. 空间

    如果把系统想象成一个正方体,当你从某一角度去对它进行切割,这个角度就叫做:维度。上面讲到描述空间的词汇,就是以空间维度切割系统的方法。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用到,但在没有系统观点之前,可能对此并没有太多的觉知而已。

    就像我的好友Nathan,他有一段时间在研究宇宙学,看过了很多NASA的科普视频之后,他发出了这样的感叹:人类的存在可真是渺小啊。当你把空间维度对外扩大之后,就已经跳出了当前空间的限制了。下面再说一个关于组织的例子——斯坦福监狱效应。

    关于这个效应在这里不想做过多的陈述,从系统的观点来看,它讲的是关于系统角色对人的影响。如果把一家公司看作是监狱,那就会有人充当囚犯,有人充当狱卒,还有人充当典狱长。监狱中的角色定位相对固化,但公司却有各种各样的公司:

    • 如果你身在外企,你可能会体验到外企特有的人文关怀。领导会关心你工作的动力,个人的发展。但领导却又有心无力,因为分工太细,你需要更多的积累和更长的时间才能得到想要的成长。
    • 如果你身在民企,你可能会体会到更多的恐惧驱动。领导时刻关注绩效,绩效不行就施压。信息不对称非常严重,你只能接受命令而无权对命令本身进行质疑。
    • 如果你身在互联网企业,那你可能会拥有更开放的企业文化。程序员大部分是科学理性主义者,即便是需要快速迭代,还是需要有快速迭代的一套方法论——好的互联网公司不会为了快而牺牲底层架构(大厦不能建在泥沙之上)。

    你在一个企业中,全盘接受了企业赋予给你的角色,文化,并且全盘复制由此而来的各种行为模式。这会让你很好地在适应这家企业,并持续生存下去,但同时你很可能失去了未来——因为这家企业内所适用的一切很可能都是错的,甚至是已经被世界主流所抛弃的一套思想。

    因此,在空间维度跳出系统,你可以在不同的层次对空间所涉及的范围进行扩大或缩小。通过对比不同空间的系统,你才能得到某个领域更全面的认识。

    3.2. 时间

    从时间维度跳出系统思考可以帮助你看到两个关键:源头和演化。

    一个东西是如何在这世界上出现的,它又是如何演化成今天的这个样子的,你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去对系统的演化进行划分,以及进行后续的整理。这里借机谈谈最近我对教育的一些思考。

    讲到教育的起源,我们都会想到孔子,又会想到韩愈那句知名的: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育所承担的责任,一部分在于信息传递,另一部分则是模式复制。标准化过后的教育形式总会偏重于前者,因为后者更依赖教育者本身的水平和对个体的关注多寡。也就是说,如果要做出理想化的教育,那必然是成本高昂的——高水平的教师和相对小的师生比例。那也就意味着这种教育所惠及的不是普罗大众,而是拥有更多社会资源的少数人。

    互联网让信息传递问题得到了解决,虽然这也带来了新问题(信息爆炸,劣币驱逐良币等等),但总体而言,我们现在所能接触的信息已经比20年前的人多出了几个数量级。因此,对孩子的教育,又或者是给自己的教育,都会更强调理性决策,和对后续可持续情况的预判。

    批量学习,在多观点,多场景的情况下对知识进行理解,为学习者构建学习系统将会是未来的趋势。

    3.3. 变量关系

    上面所谈到的时空维度更多的是对比同类系统和分析系统演化,而变量关系的分析方法则侧重于系统之间的互动。简单来说,要思考两个问题:

    • 首先把当前想要研究的系统视作X,那会影响X的有哪些因素,这些因素涉及了哪些系统?
    • 这个X的产出,又会对哪些系统产生影响?

    如此一来,你就能从当前系统X这一点出发,不断地探索拓展到更多的系统乃至领域。

    在信息分析课上,阳志平老师就为我们演示了如何找到学科大牛以及通过论文参考文献找到大牛偏好的方法,因为涉及知识产权的问题,在这里推荐大家参加开智的信息分析课进行更深入的学习。

    4. 小结

    跳出系统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触发跳出系统思考首先要看到问题,然后搜集信息并进行系统分析,紧接着还要对信息作进一步验证,形成假设并在多个实际场景下校验。如此庞大复杂的一个“系统工程”,你需要保持耐心,在过程中启动元认知,在生活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够真正地掌握。

    最后说一点感想:自从公号改名为【心智极客】,我就开始依据内在动机去更新,因而你会看到不那么符合大众品位的文章。我认为真正的知识都来源于学界,而这些知识又往往晦涩难懂。我并没有强大到自诩为学界与大众的沟通桥梁(我也不是学者),但我还是希望能够成为一个足够“科学理性”的民科。

    最后,希望这样的文章能为你带来帮助(笑)。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跳出系统谈何容易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kfnx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