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5933433/62d86c5a476b97cc.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15933433/6d1e4ec046674a91.jpg)
一位期颐在望的老人
小宝她爷的发小,从远处的工作之地回来了,打电话得知他在老家县城他父亲家里,小宝她爷想去见见发小,正好去拜望一下发小的父亲,这位德高望重的邻家老人,如今是周围几个村里最高寿的,已经九十七岁,从老人家的身体和精神状况看,他有望迈过期颐之年。
老家的县城有悠久的历史,干净整洁,荣获国家卫生城市的称号。这几年变化真大,老人家的住处七八年以前曾经去过,可下了公交车,按照原来过两天路拐个弯,就可以到的小区,却在他家附近,辗转走了几个来回没有找到他小区院子的大门。打电话给发小,在他的电话遥控下,终于看到了发小在路口的身影。
看清楚发小时,不由得令人感叹,老了,老了,八九年未见一下子老了一发小。只见他头顶本来稀疏的发丝几乎全白,头的正中间光溜溜的一大块,一根发丝也没有,脑壳越发显得尖长,瘦瘦的矮矮的身材,腰还有些弯曲,脚蹬一双棉拖鞋,感觉都比不上影视中的武大郎,大郎人家还胖墩墩的,他简直是在收缩着身躯。想当年,他吆五喝六地分管着某大形国企的组织工作的风采,一点也没有影子了,就是一个干吧的老头子。真是的,好汉不提当年勇啊。
发小的父亲,在村里小宝她爷应该是称呼他爷爷的,老人家却精神矍铄,目明齿白,思维清晰,语言流畅,只是听力有点背,没有带耳机,一只耳朵能近距离听见说话声,头发竟然比他这个小儿子还好,没有谢顶,虽然不浓密,却大部分还是黑发,九十七岁了,补了的满口白白的牙齿,还可以咬得动花生葵花籽等干果,不看电视,每天看智能手机,玩微信,看新闻,关心国家大事。近几年,才不打麻将了,每天门口转转,小后院晒晒太阳,他大儿子的儿子伺候着他的一日三餐。
发小和小宝她爷聊天时,我和老人家说话。进门,他儿子让他看谁看他来了,一见到我们,很高兴,并且知道我的娘家是哪儿的。对我说:“我是国家的累赘了。”他的意思是说他年岁太大了,只拿工资不干活,我说:“您不是累赘,是国家社会家里的宝。”他笑了:“老不死的,阎王爷忘了,要孙子伺候哩。”“是娃们的福气,咱那儿您现在是第一高寿的人。”“你村里那抗战老兵还在吗?”老人家虽然不在村里住,却知道跟他年龄差不多的一位抗战老兵的情况。我说:“您状态这么好,给一百二十奋斗。”他自信地说:“我饭量还可以,没有其他毛病,活到一百岁,看来不是问题。”老人家有目标的。我给老人家来了个拱手祝贺。
离开他家时,我说给您拍个照片,回去让我妈看看,他说,你给你婆婆说我问她好,让她少打点麻将,有力量了,多晒晒太阳。
老人家究竟有什么长寿秘诀,还是不太清楚,但言谈中知道他能吃饭,能睡觉,关心时政新闻,生活有规律,至于他曾经由于是漏划地主成分,也遭遇过不少坎坷,可参加了工作,有一份固定的收入,四个儿子也安置比较好,有一个儿子考学走出了农门,一个通过他的人脉,也有一份正式工作,大儿子在村里小学教书,这些,说不定都是他高寿的因素之一。
为他祈祷,恭祝家乡里这位老爷爷能够心想事成,一定超过期颐之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