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在简书上开始码字儿以来,我曾多次的问自己“你为什么要码字儿?”估计看到我文字的人也会有这样的疑问。是啊,我为什么要码字儿呢?我想了一遍又一遍,很多答案都从脑海中闪现,但我觉得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喜欢。是啊,喜欢!!虽然只是码字儿。
只所以是码字儿,而不是写作,是因为我认为写作是一件非常神圣的事儿,能称作写作的人应该是已经达到一定的高度才是,而所创作的文字也必须是很经典的才行。像我这样的自写自嗨的和写作其实没有多大关系。虽然看起来也是写。
我想这世上有些喜欢肯定是与生俱来的,就像好多人特别小就喜欢画画,跳舞。而对于我来说,从开始认字就非常喜欢自说胡话,等到小学二年级开始写作文就一直很喜欢这种写的感觉。而当时让很多同学都感到头疼的作文课,却一直是我的最爱。因为我的习作经常会被老师宣读,我非常期待,也很享受小伙伴儿们羡慕的眼神。从小到大,我一直都被这种感觉所吸引着,然后写各种各样的作文,被不同的老师宣读和表扬。
然而在我成年后,有一段时间我非常反感这样的爱好。因为我发现爱看书、爱码字儿的人大都很敏感、心很累。当时已经有女儿了,我甚至希望她以后做个啥都不想的傻大妞(虽然后来还是没忍住在她很小的时候就开始给讲故事、认字儿)。我常常为此困惑,还曾和一个朋友讨论说很羡慕人家那种看着什么也不想,每天都开开心心的人。
那段日子里,我好希望自己的脑袋就像个冬瓜样,只负责考虑吃、喝、玩、乐,多的一概不理。即使打几圈让我一直很反感的麻将也挺好。人就这么一辈子,何必搞得自己那么心累?那曾经因为码字儿而带给我的各种艳羡似乎也没那么吸引人了,羡慕又怎样?不开心是自己的。 所以,后来很长的一段日子里我都故意不去写只言片语,假装自己不喜欢,然后慢慢的不再写写改改。
然而,不再写字的那段日子里,我依旧不开心,甚至变得更加烦躁。我感觉自己就像一个行走的大馒头,失去了对喜怒哀乐的最起码的体验和反应。在被各种情绪左右下的我后来出于本能又开始断断续续的码字儿了。
一晃多年过去了,而今我已年近不惑,我终于明白我曾经的那些困惑并不是文字惹的祸。而是我的内心需要成长,我的能力需要提升,眼界需要开阔……而我曾经的牢骚,就像被一把刀划破了手,却只怪刀子太锋利,而不去想自己太不小心,技艺不精。
时光飞快,似水流年,已经人到中年的我就像茶叶样,在生活的沸水中起起伏伏后,终于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位置。而曾经的很多困惑、迷茫也渐渐地找到了需要的答案。曾经的浮躁、急功近利、好高骛远等,也被生活的琐琐碎碎一点点打磨得黯淡了下来。我终于明白,码字儿只是我的一个爱好,我很喜欢它,仅此而已,并非其他。
人为什么都爱做自己喜欢的事儿呢?我想也许大家喜欢的是做的过程中那种特别的安心,放松感,喜欢那种内心静悄悄的,仿佛整个世界都悄然退去了一样的安静。更喜欢之后那发自内心的快乐、成就感。
其实那些我们喜欢做的事儿也是有生命的,我想。他们有自己的气质和性格,当这些和一个人的性格、气质相契合的时候,就成了彼此成就。
我喜欢码字儿,不仅仅因为喜欢,还因为我需要。随着年龄的增长,诸事多扰,困惑不断。我们经常会遇到各种困难、迷茫,而找个你愿意说、他愿意听并能理解你的人其实并非那么容易。因为作为同龄人的朋友大都一样的困惑,一样的忙碌,即使他有空听,你也想说也需要足够长的开场白才行,结果到最近后往往都没了说的欲望。一来二去,便渐渐的习惯了什么都自己尽量消化。
而码字儿的过程其实就是和自己的内心对话。当我一下一下将自己的过往、眼下、未来,快乐、沮丧、难过等等敲打出来时,当我看着它们变成带着自己手指的温度的文字躺在那里时,当我看到自己的文字被阅读,尤其还被肯定时,我就感到一种无法言传的幸福。因为喜欢,所以幸福!
这个过程中,我感觉就像一场心理上的“光合作用”。也许,上天垂怜我们,所以让我们去喜欢这样、那样的事儿,并让我们竭尽全力去做它们,然后把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各种“二氧化碳”经过这样的转化后,成为可以让我们朝气蓬勃的氧气。从而让感叹生活不易的我们找到一个独特的内在循环系统,然后能够从容的应对生活的风霜、刀剑,能够在瞬息万变的世界面前保持足够的从容和淡定。而不是乱了手脚,迷了心智。
一个人的文字是否足够透彻,关键在于他自己是否理清了其中的头绪,是否看到了隐藏背后的本质?而最好的状态应该具备能足够驾驭这一切的淡然。因此,需要一次次地思考、叩问,然后才能得到一个比较明晰的结果。所以,与其说是码字儿,不如说是自我成长和完善。我希望在断断续续的码字儿中,可以成为更好的自己!
我为什么要码字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