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民俗
只有宋江想招安?你高看了梁山好汉,阮氏兄弟一句话道破实情

只有宋江想招安?你高看了梁山好汉,阮氏兄弟一句话道破实情

作者: 蝉大侠 | 来源:发表于2020-02-07 19:23 被阅读0次

看《水浒》的人,最不愿意看到的,就是宋江招安之后的事儿。很多人因此而痛恨宋江,认为是他一意孤行坚持招安,直接将梁山带进了“死胡同”。

但事实上,招安并不是宋江一个人的想法,而是自吴用以下大多数梁山好汉的想法。

为什么这么说呢?

小说第71回,梁山的“菊花之会”上,宋江让乐和唱的词曲,最后一句是:“望天王降诏早招安,心方足。”这是宋江第一次公开提出招安。当时就站出来明确反对的,只有武松、鲁智深、李逵这几个人,其他人并没有表态。就连跟高俅有不共戴天之仇的林冲,此时也不发一言。

大多数人沉默的原因,不是怕惹得老大不高兴,而是因为他们过着“今朝有酒今朝醉”的日子,没有想到这一层,而真正操心梁山前途的人,只有宋江、吴用寥寥数人罢了。

招安这个事,虽然是从宋江嘴里提出来的,但并非宋江一个人的意思,也并非是宋江一意孤行,将梁山强行带上招安这条不归路。

请看小说第96回,宋江和方腊大战于乌龙岭,阮小二不幸战死,令先锋官宋江“寝食俱废,梦寐不安”,情绪低落到极点,这个时候阮小五、阮小七跑去劝解宋江,哥俩说了这样一句话:

“我哥哥今日为国家大事折了性命,也强似死在梁山泊埋没了名目。先锋主兵,不须烦恼……”

阮小五和阮小七都是血气方刚直性子的人,为了让宋江宽心,故意说些违背本心的话,这两人还真不至于,除非是吴用教的。

无论如何,这个话确实道出了绝大部分梁山好汉的真心,不管是曾经的朝廷官员,还是江湖草莽,每个人其实都清楚,他们在梁山落草只是权宜之计,是为了保存自身没有办法的办法。当然,李逵这样没脑子的人除外。

但是所有人应该都没想到,招安最终的结果,竟然是被朝廷当成了借刀杀人的工具,以致梁山好汉折损大半。在招安的那一刻,这一结局其实已经注定。

但如果把全部罪名安在宋江头上,指责他贪恋功名,薄情寡义,也是有失公允的。

招安,是宋江这位梁山一把手,给兄弟们找的一条出路,也许不是最好的出路,但这是在他自己的眼界和能力范围内,一个最好的选择。

那么,除了招安之外,宋江真的没有其他更好的选择了吗?从当时梁山的情况来看,还真的没有。

也许从“事后诸葛亮”的角度看,更好的选择就是“等”。从招安的诏书来看,招安的时间是“宣和四年春二月”,也就是公元1122年春天,仅仅过了5年,也就是到了靖康二年(公元1127年),靖康之变就发生了,宋徽宗被金人掳走,北宋灭亡。

也就是说,再等上几年,接受招安的“天王”自己都挂掉了,也就谈不上招安了,梁山可以再找其他出路。

但招安应该选择什么时机,这是谁都说不好的事情。宋江本是县衙小吏出身,吴用也不过是教书先生,想让他们清晰地判定形势,也不是容易的事儿,所以招安就成了梁山的一个宿命,招安一旦发生,命运便不由自己主宰,只是最后所有的锅都让宋江一个人来背了,当然也只能他来背,谁叫他是头儿呢!

读水浒,读出不一样的味道。关注公众号“史小狐”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只有宋江想招安?你高看了梁山好汉,阮氏兄弟一句话道破实情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kjvx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