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阅读第10-12章
前面我们对阅读有了一定的了解,结合自己的阅读经历,个人还处于检视阅读,但又看见分析阅读,可以说两者之间吧!但看完分析阅读的一些规则,又有点自我怀疑,主要是怀疑自己并没有按照这些规则去阅读,反而更多的是按自己的意愿去阅读。
我们拿到一本书,首先从书名和作者,我们是判断不了这本书是好书还是其他?我们即使认为它是一本不好的书,那么更多的时候都是道听途说或者在网上看到,自己却没有真正去了解这个作者和他的书,就这么轻易的判断,似乎有些不妥。
1.如何公平地评判一本书
如何公平地评判一本书,我个人认为需要在看完这本书后问自己一个问题“我读懂了这本书了吗?”,如果没有读懂,我是不太敢去评判这本书;同时对这个作者写的内容,自己是否接受,或者我是否喜欢这类书,这些都是值得思考的。
读一本书书,我们先不要着急去评判,如果非要公平的评判,首先得把这本书读懂读透,才能相对公平地去评论它,否则就是不公平。我们看书不是为了找作者的茬,而是期望可以从作者身上学会一些知识,以及作者是如何写的方法,甚至找到作者要表达的意思等。如果说里面有观点我不认同,我也觉得很正常,毕竟我的阅历和经验都非常有限,所以不要轻易地去评判一本书。
书中有三个原则:第一:要求读者先完整地了解一本书,不要急着开始批评。第二:恳请读者不要争强好辩或盲目反对。第三:将知识上的不同意见看作是大体上可以解决的问题。这个规则再进一步的话,就是要求读者要为自己不同的意见找到理论基础,这样这个议题才不只是被说出来,而且会解释清楚。只有这样,才有希望解决这个问题。
2.赞成或反对作者的观点
作者写一本书肯定是想表达他的一些思想,或者某一领域自己的一些经验,这些思想和经验在写这本书的时候,在那个时代及背景或许正好需要;但放在今天的我们可能会觉得不合适,也不会认同作者所表达的观点,甚至还想去反驳作者,那么我们先不着急去做这样一件事,我们先把书看完,利用我们的看书阅历去了解它,如果说非要反对作者的一些观点,我们需要拿出证据和理论去反驳,刚刚也提到不同时代的一些背景,所以需要我们尽可能的多了解信息,才能去佐证我们的反驳是否有理。
当然还得看书的类型,有些书确实写得比较夸张,甚至不符合逻辑,但我们再想象,这本书一点都没有值得你看,那么为何要去翻它呢?这本书可能只是你不喜欢作者的观点,或许其他人喜欢呢?毕竟不是所有的畅销书都受大家欢迎,只要有读者愿意去看就够了。
3.辅助阅读
目前看书好像还没有用到这个阅读,如果说有那么在学生时代会经常借用工具书去做一些练习;现在要说有就是主题阅读,需要阅读主题相关的一些书,用来确定这些理论及观点是否一致。一般的辅助书其实主要就一些摘要,引导,主题相关等。这些都是用来帮你快速地掌握这些知识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