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特喜欢看大孙子活动的视频。我觉得有些地方有点像我。有一个在幼儿园骑车比赛的视频,笑坏我了。每个小朋友都争先恐后的使劲儿往前骑,我们这宝贝,不紧不慢的在后面溜达,其他小朋友都超他一圈了,他根本无动于衷,一点竞争心没有,这也遗传吗?
在我人生记忆中,我好像就没拿过几次冠军,不管是什么运动,好像就没这命。这点,全家人可能就儿子可以。小学参加全国英语朗读比赛获得冠军,大了开始做生意,房产销售可以连续九年冠军,不同人不同命啊。
我记得我上中学唯一拿冠军是参加学校的越野赛,其实只因为我班里同学一句话。他说,你永远跑不过我。我没言声,然后开始每天早上在师大操场狂跑十几圈,训练速度耐力。
几个月后,越野比赛开始了,我就一个想法,死咬着他,跟着他跑,因为我知道,我只要跟住了,最后一定能超他,因为我短跑速度快,虽然他比我高快一头了,但我有信心跟他最后拼速度。
果然,距离学校大门还有几百米的时候,我开始加速,轻松超了他,获得那次学校比赛冠军。
上大学后,体育系专业高手如云,任何一个专业我也不可能拿冠军,每年田径运动会,我只能参加五项全能比赛,发挥我的综合优势。但田赛两项我很吃亏,标枪和铁饼很丢分。每年系里比赛,我只能拿到第三或第四,因为总有三个人压着我,如果有一个不参加,我才能混入前三。
参加工作后,北京市公安局篮球比赛,我们警院在乙级组,甲级组都是专业下来的,没法打。但乙级组也只能打第三。
为出国,调到民政局,帮着一个单位拿了一次全局篮球比赛冠军,很多残疾人的比赛。
再有一次冠军是参加北京市公安局的歌咏比赛,我指挥大合唱,获得冠军,其实是领唱和乐队都比较专业,我功劳不大。最后一次是市局集体舞比赛,那应该是我太太的功劳,她帮我设计了一个卡门入场式,结果,震惊全场,获得冠军。
在后来的几十年人生中,再没拿过冠军,无论做什么,基本都是成绩平平。
桥牌喜欢玩了几十年,但也没有痴迷过,也没认真钻研过,只是玩。在澳洲俱乐部小比赛拿过几次冠军,大赛都没有过很好成绩。北京市桥牌比赛,也就拿过一次双人赛第三名。
现在想想,其实当不当冠军的核心还在于内心是否有强烈的驱动力,这是最关键的。大部分情况下,内心其实也想得冠军,只不过不是那么强烈,多数情况都是顺其自然,得之我幸,失之我命,一直不是太当回事儿。
这在我的教育理念中也是这样。
闺女在澳洲读中学时候,我常会问,现在学习怎么样啊,在班里大概什么位置。她每次都说,中游吧。我说,挺好,跟着走就行了。心里潜台词就是,能跟着混就挺好。在这点,我闺女心态也和我差不多,从不会刻意去追求高分和名次。而闺女命好,高中最后一年努力拼了一下,以总成绩97.65平均分,可以随意选澳洲大学,最后在家里人一致要求下,上了悉尼大学(她自己本来想上新南威尔士大学)。
我很钦佩和羡慕冠军,那毕竟代表着他们的艰苦努力,更是一种荣誉和认可,对自己有很好的激励作用,也会带来一种自尊心的满足感,其实,仅此而已。人生是一场马拉松,一个冠军后,又开始归零,又开始新的征程。我们在一次次的人生挑战中成长,进步,留下一个个坚实的脚印。
人到中年,可能更把各种名利看淡了,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不再和别人比,只和自己比了,只希望每天进步一点,开心一点,健康一点,人生足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