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原来外在动机的反面并不是内在动机,而是反外在动机,是想着要自己另搞一套,并去跟外界评价打到自己赢为止。
信息这东西,对于普通人的价值一般只有两个:引起思考和指导行动,但结果我发现在这几年来自己俨然成了一介「信息教」的信徒。
回想走过来的全过程,我几乎经历了一个宗教信仰者追随信仰的时候心路历程的各个阶段:无信仰时的狂躁、发现信仰时的狂喜、执着信仰时的宁静和内化信仰时的充实。
但没完。随后大概又进入了另外的几个阶段,大体上是,信仰被诋毁时的炽怒、孤注信仰时的疲倦、突然怀疑信仰时的惊恐,和最后蹲在信仰里狂躁。
从狂躁又回到狂躁。这匹夫!
这次作业提交完毕之后,一百人的2期线上课大体上就算是落了幕。关于定一个2个月的目标这件事我还在犹豫,一方面我觉得可能定不到两个月那么短,可能另一方面我身边暂时还没有可以给我转行到那边能帮到我的朋友,这样就拖了几天。
公众号还更新得跟shi一样。
你去看看别人家的公众号去年也就是2016年的6月6号,我忘了是出于什么想法我给自己搞了一个小仪式,改名叫「十七」,然后对外号称说,我这叫「易名十七」,哥们改网名至少是第17次了!
——其实改个网名算个屁事情啊,是吧?
——但还是会羡慕那些一个昵称用了n年的朋友。
你说,我怎么就找不到一个那么喜欢的名字呢?或者我像另外那些人那样也行啊,不在乎名字,一直就不大想改,那也不错!
这就是活在感觉里的人的最大烦恼:我是个感受善变的人咋办?
第一个烦恼——我生性很善变。
我生性善变怎么办?好问题,老生常谈的老问题。问题里问了自己该怎么办。
这件事情有这么一个前后的过程,如图。
我再详细看看……结果就去看解释了!自己都不会发现自己的问题变了,从我想看看怎么办,变成了我为啥是这样,直接导致了另一个烦恼。
人的大脑是偏爱解释策略远超过执行策略的。因为解释策略直接满足安全需求——我知道是怎么回事了,我就不必再因为未知而焦虑了。可是行动不是本能,设想一下对草履虫或者一株植物来说啥叫行动?草履虫的确可以摆动鞭毛,但是它是要行动去哪里?我们无法回答。所以行动本质上是物种演化面对生存压力派生出来的应对策略——也就是说,一个是一级措施,一个是二级措施。
我得要知道我的环境里有没有东西能把我弄死,我先知道,行动是第二步的事,如果有,我行动。
第二个烦恼——解释的奴隶
寻找解释是会上瘾的,当你读到一段阐述你的烦恼的特点和形成机理的话时,其实你会进入一种将自身的什么东西一项一项地合理化的模式——看啊!看啊!原来我过得不好是有这么多原因的!
这是个让大脑觉得有一点爽的过程,并且叙事自我也特别喜欢它。
我在前面的文章《信息的发展,全部的水都是浇给表演型人格的》里提到过这一点,人在面对增长的自身评价时,很容易切换进表演型人格。但是这里是有矛盾的,因为问题本身还在,尽管你的自我评价得到了解释,依旧不意味着你维持现状是有道理的。
于是阅读这样的解释就类似一个动作——充电。而且是虚电。你工作之余,心里有些堵,若有所失,你找了段文章寻求共鸣并看到一群和自己有共同烦恼的“伙伴”,然后回到现实你还是你自己。
这样的文章非常非常的有市场,带着这个烦恼去读它们的人非常非常多。我就看到过有很多微信号下面,他们列出来「好文必读xxx篇」,那个xxx的数字竟然是个三位数,我的天哪,几百篇文章必读,你们是认真的吗?我甚至在其中看到就包括有的文章划着重点呼喊着叫我们不要读那么多文章。
这么多文章,他们说得都好对啊。可是我还是如此焦虑,说得好的有这么多,我看不过来。
第三个烦恼——信息焦虑。
信息焦虑都已经起名字叫信息焦虑了,那么解决办法一定在信息之外。信息焦虑
这次行动课收获非常大。也特别符合我报名的初衷——加到明月老师的微信之后,我就(偷着)循着朋友圈到了行动课一期的师哥师姐们做课后分享的简书,看到了三本书的名字,特别特别开心——我最近在日记本里正大言不惭说着要自己要给生活降维。
全课程的内容就这么全都打到手心上了。
好的课程就是帮你有机整合信息。一屏字
并剔除掉次要信息。
信息焦虑主要是不断怕错过重要信息,什么信息都怕错过是不知道想做什么,不知道想做什么也就是目标没有优先级。
人和人的性格是有着先天的差异的。有些人天生不存在自我怀疑,不存在多愁善感那种情绪,他们是性格色彩里所描述的「既没有红色又没有蓝色」的人。这些人是不太有这类的烦恼的,而但凡有这上面这几个烦恼的人,也会有下一个烦恼——自我评价的烦恼。
第四个烦恼——自我评价。
「我很重要」是人在饱暖之后的第一需要,即使是在爱与被爱里,这一条也总是贯穿始终。对于性格是善变的人来说,自我评价是时时刻刻地摆动的,而且都并不需要发生什么大事。
而自我评价这件事上有一个比较重要的分别:你是个内在动机驱使的人,还是外在动机驱使的人。而性格善变的人之所以善变,就是因为好多事儿他们看不了自己。
一个被外在动机主导的人,他只要但凡潜意识还会在意自己喜欢的东西的外界评价,他就远远不可能变得有趣,只要他的爱憎还被自己听得到的声音主导着,这个人就还是一个空壳。既然是个空壳,喜怒哀乐就都是有既定模板的,他和非常非常多的人都同一个样。
而更让人诧异的是,还存在着一种人叫「反外在动机的人」。反外在动机并不是内在动机,而是想着自己另搞一套,并去跟外界评价打到自己赢为止。
原来,外在动机的人的反面依旧是种外在动机。我原来在这里。
第五个烦恼——压力与负反馈。
一个人既然是外在动机的,大大小小的事看外面……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就很正常了。你做什么都是因为这个事情对,或者这个事情应该,这个事情政治正确,那即便你不喜欢你也会去做,那你怎么会爽?
综上所述这次课程其实就是这5个烦恼问题的解决方案。
1.我生性善变
2.被解释奴役
3.信息焦虑
4.自我评价
5.压力和负面反馈
烦恼就是烦恼,我为了给这套解决方案求一个解释,倒推了我身上这5个烦恼出来。
打赢体内那些原始的东西,是美丽舒展肢体的开始。
2017.6.8
网友评论
你写的很有意思,继续写呀。
你那么善变,是女孩么?
曾经也跌落信息焦虑的大坑,光顾着思考,却忘记落地行动。一旦开始做了些什么事情,行走在路上就渐渐不再为曾经的烦恼而烦恼啦,不过又会有新的问题出现噗~ 一起加油前行💪 💪💪
其实想个昵称也挺不容易的…… 十七的昵称来由真有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