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想法读书心理
写给鲁迅先生一兼谈《社戏》

写给鲁迅先生一兼谈《社戏》

作者: 歪瑞顾德 | 来源:发表于2023-04-09 18:34 被阅读0次

尊敬的鲁迅先生:

您好!

我很荣幸能给您写这封信,从对您的略知一二变成了现在的深知熟解,也对您的敬佩之情日以俱增!近两天,我品读了您所做的一篇文章一《社戏》,因此想和您再进一步了解一下。

本文选自您的著作《呐喊》,从这点可知这是一篇短篇小说,所以人物应该是虚构的。

赵庄那场社戏是先生您心目中毕生难忘的好戏,也是孩童们心神向往的好戏。社戏一年举办一次,对孩子们来说是十分珍贵的。

宇里行间中,我所体会到的是平常而有些许枯燥无味的社戏,但是儿时伙伴的天真烂漫、六一公公的淳朴善良、看戏回程偷豆的有趣经历深深的打动了我。您从声、形、色及味不同角度做了详细描述,碧绿的豆麦田地,朦胧的水气,淡黑的连山,大白鱼般的航船,星点的渔火,孩子们的谈笑声等,极其传神,向我们读者展现出了一幅画面感极强的人问温情图。

而皎洁月光下的戏台灯火,秀美红霞下的仙山阁楼,悠扬横笛中的行船之旅,又无不彰显着童年的快乐与美好和理想社会的和谐。当然,我想,也成了先生您一生择之不去的回忆。

王国维说过,一切景语皆情语。您在家乡的环境景物描写上用了大量笔墨,实在值得细品。我沉醉其中,体会到了您对故乡和乡民们纯真善良、朴实无华的美好品质的深切怀念之情。

最后,也容我表达一下我对您写作内容的理解。您在本文的最后一句话是“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一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可以感受到,您对故乡的情感是复杂的。文章中的理想故乡是充满着浓郁的乡士气息和淳厚的脉脉温情的,您是以一种讴歌和崇尚的态度。而也恰恰是这点,您侧面反映了现实社会的种种问题,一种对车水马龙、喧器浮华的大都市的唾弃和厌恶。

再读您的 《社戏》,仍有触及魂灵之气魄,而又有一种新的而难以描述的心情。和先生您谈了这么多,我倍感荣幸。当然,有不到之处请谅解。

此致

敬礼!

相关文章

  • 一起看戏

    忘记了鲁迅先生的《社戏》

  • 抄录一段话

    暮色里的旧歌戏——《社戏》 告诉小伙伴们一个小秘密——其实,课文《社戏》并不是鲁迅先生小说《社戏》的全文,《呐喊》...

  • 学生作文《童年趣事》批阅手记

    在写此篇作文前,我恰好教完了《社戏》,《社戏》可以看作“童年趣事》的范文,在《社戏》中,鲁迅先生以看戏为中心事件,...

  • 【1+x】八下1课《社戏》完整篇章阅读

    社戏 鲁迅 ...

  • 再读《回忆鲁迅先生》

    通过《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社戏》、《阿长与<山海经>》、《藤野先生》等文章中,鲁迅先生给...

  • 《呐喊·社戏》读后感

    《社戏》是鲁迅先生的代表作之一,创作于1922年的1月。 《社戏》讲的是作者童年时的一个夏天,在平桥村的...

  • 《社戏》——鲁迅

    作者简介 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 社戏——鲁迅

    文/鲁迅 我在倒数上去的二十年中,只看过两回中国戏,前十年是绝不看,因为没有看戏的意思和机会,那两回全在后十年,然...

  • 鲁迅 -----《社戏》

    我在倒数上去的二十年中,只看过两回中国戏,前十年是绝不看,因为没有看戏的意思和机会,那两回全在后十年,然而都没有看...

  • 赶会

    前些日子重温鲁迅先生的杂文集,读到“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琐记”、“社戏”等篇幅,思绪追随者鲁迅先生的笔尖...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写给鲁迅先生一兼谈《社戏》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knbd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