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这本《收益递增》读书笔记第七篇。
以后还是要在有思路的时候及时记录一下,否则当你想写了却啥想法都没有了。这让想到一个问题,那些消失的想法都去了哪里呢?一个想法曾经出现在我脑子里,后来又忘了。这和硬盘中被删除的东西有什么区别。硬盘中的数量可以恢复,但是我们脑子中的东西呢?不是一样可以被回想起来。但是那些彻底被忘记的东西呢?去了哪里?是不是和死了的人去了同一个地方呢?想法不就是我们的一部分吗?人是一系列想法的合集,单个想法是具体人的一部分。人看似不可分割,但其实人和积木也没啥区别,不就是各种想法的一个组合吗?
还是回到这本书吧,昨天琢磨了一些转型的问题。只是我极其肤浅和片面的一些看法观点。转型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发展中的问题,实现持续的适应性。转型多是被动的,都是因为首先有了问题,才回去想解决问题的办法。就算是前瞻性的措施,也是因为已经出现了问题的端倪,才会去思考前瞻性的解决办法。
就像我现在思考问题的方式,都只是在围绕着我自己的问题展开的。虽然是以某一本书为中心,但是我希望解决的都是我自己的问题。这还是能力的问题,当我还有很多问题没有解决的时候,我是没有精力去管别人的问题的。你的能力决定了你的格局,格局不是你想打开就可以打开的。他是需要你以能力为基础的。
所以呢,你还需要继续努力的学习,提高自己的能力。这样才能实现你为更多人创造价值的理想。
不管是国家还是个人或是各种的组织团体,他的存在都是为了解决一定的问题。人的成长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现象,身体的生老病死不受我们控制。我们一生都在学习的是如何解决在成长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国家也是一样,国家是由一个个具体的人组成。个人会遇到问题,那么大家遇到的共性的问题,就是国家的问题。
应对一个问题我们有习惯性的解决办法,但是当发展使问题改变。那么你原有的办法就无法再解决新的问题了。这个改变解决问题办法的过程就是转型。国家需要转型,我们个人同样需要转型。当你遇到发展的瓶颈,转型就是必须。历史上有多少行业已经消失,一个行业的消失,就会逼迫其从业者转型。今天的思路又有点乱。
还是翻开书,按着作者的思路走吧。作者用了一张竺可桢的气候变迁与王朝变迁的图。说明二者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但是到后期这种关系就不明显了。这让我想到,我们现在所找到的各种规则都是局部的,在探索的过程中都会发现他的错误与不完善。地心说被日心说所代替,那么日心说就一定是正确的吗?牛顿的理论,爱因斯坦的理论同样也有解决不了的问题。我们在一定维度所探索出来的规律,也就能解决这个维度的问题。当我们探索的维度扩大了,那么原有维度的规律也就失效了。
看一段我还有个感受,也是我喜欢汪丁丁的书的一个原因。就是任何的知识他都不是孤立的,我们存在的这个世界就是连续的。那么这个世界上所有的一切也都是连续的。包括我们总结,探索出来吃饭各种知识。各种知识是连为一体的,他没有一个绝对的分界线。相互之间有很多的交叉地带。就像是这本书,虽然是一本经济学的书,但是里面有很多是涉及历史,哲学,心理学,生物学等等许多学科。
这也又让我想到一个问题,就是很多的文章或是视频推荐说,看了这几本书就可以解决什么什么问题。这个必看书目,那个必看书目的。对这些观点我是不认同的,因为我认为你只看几本书是解决不了根本问题的。读书只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案,不是一个具体的方法。方案是系统的,多维度的,有持续的意味。而方法却是孤立,局部的,一次性的。你读一本书可以帮助你解决一个问题,但是一直的读书却可以让你获取解决问题的能力。有针对性的读书侧重于术,而持续的读书就是在追求道了。
追求道的东西就是在寻找可以解决一切问题的方法。而术的东西更多的是解决眼前局部的问题。其实对于术的连续的追求也就是在追求道了。你不能满足于对眼前问题解决的追求,而是要让自己始终处于一种追求的状态。
必看书目在我看来只是一个药引子,经典的书可以给你对相关问题一个大概的了解。但是你要实现对问题的深入了解就要读更多的书。这样你才能对问题有一个更全面的认知。每位作者都只是在他的角度,立场上在看问题。他也希望自己可以客观的论述这个问题。但是我们每个人的局限性决定,我们根本无法实现一种完全客观的对事物的认知。所以我们才要多角度,多方面的进行阅读,以尽量丰富我们的视角,让我们可以把世界看的更完整,清晰。
再说了,世界上哪有那么容易的事情。看几本书就会解决所有问题。如果是那样,那几本书的作者岂不是神仙了?读书是个认知世界的方式与过程。读的越多,越感觉自己无知,越愿意继续读下去。就像是我们对于宇宙的认知,当我们可以看得越来越远,就越是好奇在目之所及之外他是什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