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简书哲思专题征文本是一次较好的题目,哲学这个概念太大,需要有几个立足点来阐述,所以此次征文用了几点带有哲学思维的文本来让各位叙写。
但,这次选择的文本中有一个的问题。
邓晓芒在《什么是哲学》中提到:严格意义上的哲学就是爱智慧之学,中国没有爱智慧之学,只有智慧之学,是为了达到别的目的而利用智慧。古希腊爱智慧是一种精神的生殖力和创造力,是以闲暇和惊异为根源的对真善美的追求,实质上也是对人自身的本质的追求。哲学就是自我意识,是对自身生命的价值的反思。
这种为了抬高国外哲学意识而贬低中国哲学思维的言论,真的能体现哲学这一概念?这样的数据也不知道邓先生是如何考究的来,从而得出,中国哲学没意义的论述?
中国古代儒学思想中有一个重要研究概念,争论千年,至今不休,格物致知。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
丁肇中在《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中提到: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这可能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大学》本身就说,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使人能达到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的地步,从而追求儒家的最高境界——平天下。因为这样,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被埋没了。
难道就以大环境如此就能抹低中国古代没有真正的哲学思维,话不能这样说。
题目是个好题目,但是选取的题材是有问题的,哲学本身是一种特殊的思维运动,哲学的目的,就是求知,得知之后,便是治世,不能因为哲学这一概念名词是从西方传入中国,就说中国没有爱智慧之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