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键情节透露
不写小说的时候主要搞翻译。与此同时,还确定进度一点一滴写了多种多样的纪行。收在这里的文章便是。当时兴之所至地尝试了种种写法,既有出于个人兴趣写的,又有无可奈何的独白。既有以习作为目的写的,又有断断续续在杂志上刊载的几篇。但总的说来,这些文章是以给亲朋好友写信那样的心情写的。所以,没有连贯而系统的视点和主题。每天生活的时间里,有了这样的事、去了那样的地方、见了这样的人——便是这样随心所欲写下来的,以常驻游客的眼睛。
——村上春树《远方的鼓声》
不知道是不是1986年的时候,互联网、计算机、手机、游戏机,都没有那么普及,村上春树在小说写作进行不下去的时候,就转而去翻译其他人的作品,也以习作为目的去写杂文游记,休息的时候就读书、看电影、跑步、听音乐、喝葡萄酒、坐在海边无所事事。
我转念一想,即使有诸多诱惑,村上春树大概还是会那样过生活。是不是因为他不在网络上消磨时光,看起来好像他的时间比我多一倍?也有例外的时候,意大利的城市环境不适宜外出,他只好整天整天看电视,看来看去,还记录了电视台肢体动作和表情丰富的天气预报员,以及打扮的闪亮亮的报幕员。
村上春树的神奇之处在于,他喜欢的东西看起来非常雅致,但他在生活中对人和事物的关心非常具有烟火气。我曾认为喜欢阳春白雪的人会对普通人的生活缺乏兴趣,会更喜欢充满艺术气息的事物,要在充满阳光的房间摆上完美早餐,一切都整洁明亮,即使关心普通人的生活,也是站的远远地看一眼,发表一下评论。可是,为什么村上春树没有给我这种距离感呢?
可能村上春树只是和其他人一样生活着,忠实的记录自己经历的好事和坏事,不放大自己生活中的美好,也不哀嚎自己遇到的困难,一直用一种寻找乐趣的眼光看待生活。
他的淡是与我们现在生活的浓烈相对比的,比如我们很多人吃饭会需要加麻辣鲜香的调味料才会觉得菜肴好吃,吃的时候一口塞进嘴里,要浓烈的刺激,他口味更清淡、品味的更认真,相比起来就更高雅有品味。多看看世界,更宽容一点,心里从容一点,不会落入悲苦生活的。#读书有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