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读《跃迁》,这本书中作者给出了很多个人成长的“秘籍”,其中对我个人而言感触最深的,就是要擅于把零散的知识总结为思维模型,并养成用思维模型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的习惯。比如书中讲到了“头部矩阵”这个模型,对我个人发展方向给出了很清晰的指引,也对久久困扰于心的难题找到了抽丝剥茧般的解决思路。
一、生活中的头部效应
日常生活中我们永远只记得第一名是谁,而很少记得第二名。
第一山峰是珠穆朗玛峰,第二山峰乔戈里峰仅仅比珠峰低了233米。
第一个登上月球的人是阿姆斯特朗,第二个是谁?
想想你身边的例子?谁是公司演讲最厉害的?第二是谁?
这就是头部效应。
头部效应能带来更多的关注度和个人品牌影响力,能够帮你成为你所在领域的20%,并获得80%的收益。所以名声、机会、收益是头部效应最大的复利。
二、什么是头部?
所谓“头部”就是你所在赛道高价值并且有优势的领域。
所谓高价值,就是个人投入产出比能排在前20%的领域;
所谓高优势,就是个人优势中能排在前20%的能力。
成为头部也就是成为你所在领域的前20%。那么这个领域就一定要是腾讯、阿里这样的大生意吗?其实对于我们普通人而言,就是找到身边的细分市场,并成为第一,也就是猫叔经常说的冠军思维。
三、如何找到自己的头部?
如果把竞争领域分为“高价值——低价值”,把竞争优势“高优势——低优势”,头部矩阵就会出现这样的四个区域:
高价值——高优势:头部
比如:风口中的老大,名校中的优等生,热播剧中的女一号……
高价值——低优势:肥尾
比如:大公司中打杂,名校中的差生,热播剧中的龙套……
低价值——高优势:小山头
比如:小公司中的头号人物,三流大学中的优等生,热播剧中的最佳配角,偏门领域第一名,
小而美。
低价值——低优势:沙漠
比如:小公司中的边缘员工,不入流大学中的差生,烂剧中的烂角色,小但不美。
四、如何运用头部矩阵
原则1:从价值而非优势出发
个人的优势是相对而言的,你在目前的小圈子中也许有一定优势,但在整个大的竞争领域里你是否还有优势?
所以,一定要从高价值入手,不要因为容易二去做,而要因为有价值才去投入地做。窄进宽出。
原则2:思考差异化优势
与其更好,不如不同。如果优势不足以当第一,就进行差异化竞争;如果不能上主战场,就上二线战场,找到一个细分领域,从一个小头部去成为更大的头部。不能做凤头,就先成为一个鸡头。再慢慢成长为凤头。再次强调冠军思维的重要性。
原则3:从身边的头部做起
不要眼高手低,先从你身边的事情做起,以影响力的范围为例,可以先成为你目前所在团队的第一,再成为你所在周边圈子里的第一,再成为行业范围里的佼佼者。
先从一个小山头做起,逐步从一个山顶到达另一个更高的山顶,从而登上这个山脉的最高峰。
头部思维其实就是个人成长的战略思维。找到头部,接下来就是全力以赴,aii in,下日日不断之功,成功没有捷径但有方法,希望我们一起拨云见日,早日成为所在领域的20%。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