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美学,你懂得多少?(一)

美学,你懂得多少?(一)

作者: 回首是天涯 | 来源:发表于2021-08-15 16:37 被阅读0次

      郑板桥曾论画“江馆清秋,晨起看竹,烟光、日影、露气,皆浮动于疏枝密叶之间。胸中勃勃,遂有画意。其实胸中之竹,并非眼中之竹也。”

        这段话中,审美对象并非实体性,你怎么看呢?

        说起这个问题,就牵扯上美学原理了,且听我慢慢分析。

      首先,审美对象并不直接等于感性客体,它存在于审美主体对具备一定审美属性的客体的关照与体验之中。

        其次,审美对象之所以会具有非实体性,是因为审美活动并不是一种单纯的静观,而是一种积极的建筑过程。

        最后,审美对象从它所依存的客观事物中被抽离出来的过程,既是外在事物从实向虚的能动转化过程,也是审美主体内在的本质力量充分对象化的过程。在这种主客融会的双向互动中,就必然使审美对象超越原来客观的实在事物,变成一种主客观统一的新的精神客体。

        以上是从美学角度,按专业术语来诠释的。如果按我个人的理解应该是,审美活动,是一次由我们主动参与的活动。在这个活动中,我们观察欣赏的对象,其实被我们理解、欣赏后,转化成了我们自己的东西。就上面郑板桥的看法,他在欣赏了早晨笼罩在烟光中,带有日影、露气的竹影,感觉到一种美,这种美,不再是那种死气沉沉的竹子之美,而是通过观者的眼光,转化成由烟光、日影、露气,相互映衬的,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的美。它既有柔美,又有刚劲,它饱含着观者的情感和态度,它带着观者的理解和欣赏,观者赋予它一种精神和价值,所以,它早已不是眼前的普通竹子,而是观者心中的竹子,故言审美对象并非实体性。

       

相关文章

  • 美学,你懂得多少?(一)

    郑板桥曾论画“江馆清秋,晨起看竹,烟光、日影、露气,皆浮动于疏枝密叶之间。胸中勃勃,遂有画意。其实胸中之竹...

  • 美学,你懂得多少?(二)

    李白诗篇万口传,至今仍觉很新鲜。《独坐敬亭山》这首诗云“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 美学,你了解多少?

    文/季余星 今天的文看起来有可能会比较无聊,因为是和物理学相关的东西。 服饰搭配美学法则 关于美学概念,听起来比较...

  • 还要走过多少路,经过多少痛,你才会懂得? 或许当你懂得,而我却不在了。

  • 知足常乐

    世界上最大的幸福不是你拥有多少,而是你懂得感恩多少,俗话说:知足常乐,懂得知足的人才能获得幸福的生活。 ...

  • 静心

    你能承载多少?承载了之后能懂得多少?能够吸纳多少?能够化解多少?能够转化多少? 只有当你的整个存在——你的整个存在...

  • 2019-03-07

    懂得尊重孩子孩子也会尊重你 尊重什么是尊重,首先你懂得尊重自己,才能尊重别人,而对孩子,又有多少人懂得尊重孩子呢?...

  • 我不想说什么朋友圈美学每天变现多少钱,我只想安静地做着我想要表达

    我不想说什么朋友圈美学每天变现多少钱,我只想安静地做着我想要表达的图片 我不想说什么朋友圈美学,每天变现多少多少的...

  • 奶头乐,你懂得多少?

    “奶头乐”是布热津斯基提出的一个理论,被翻译到汉语中创造的一个名字。基本意思就是,当社会的精英阶层和平庸阶层分化后...

  • 你懂得多少道理呢?

    我初中时的班主任是个多愁善感的小老头子,其实说老也不算真老,不过是父辈的年龄。多愁善感的人天生便有诗人的气质,思绪...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美学,你懂得多少?(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kuub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