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笔记内容有删减,已经李教授本人审核。
教育面临巨大挑战,是尽人皆知的事实。教育有传承和创新两大使命,古来如此。传承,往往并不令人担心,因为大体上教育者和成年世界都习惯并津津乐道于此,最多在选择传承的内容和方法领域有争议和探讨。而创新使命则大有不同。教育面向未来,面向世界,而未来并不可知,最多只能预测,世界也无从触摸,只能通过描述和想象获取认知。
教育的话语权,向来在成年世界这边,而出于惯性和经验的驱使,教育者总是不经意地做了“现实的跟随者”,不知不觉地,至少部分地丧失现实的教育价值话语权。因此,教育人需要不断拓宽视野,拓展眼界,回望历史悠远的深巷,谛听未来教育的涛声。
暑期,以学习者的身份,聆听了一些当代教育名家和学者的演讲和课程。主讲之人,有顾明远、吴颖民先生这样的长者,也有“正当年”的周洪宇、冯建军,更有许多后进学者和基础教育的同路人。总体印象:未来教育扑面而来,教育的文化传承使命历久弥新;教育观念和体制面临挑战,但教育中人多未准备好;经济发展和技术革新太快,倒逼着教育思维和方法。
李政涛教授“送课上门”,正是得了领航培训的缘,遂了分享教育前沿的愿。这些年来,延聘教育名家来马讲学的传统,历经多任局长更迭而能持续,也从侧面反映了这座城市的教育当家人“聚山纳川”的抱负和“一马当先”的担当。
李政涛教授在研讨中李教授“师出有名”: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副主任、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重点培养对象、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博士生导师。其貌不扬:瘦削似乎是教授私人订制的形象名词,其教育思想者的智慧,仿佛都藏在厚厚眼镜片后略带温暖的目光中,以及同步“单手击键”配合干净明晰的课堂语言中。而在课堂前后的交流之中,李教授素来性格平缓,为人谦和,处事严谨,不显山水。
根据他自己的介绍,“尔本平常”:20岁赣南师范专科毕业,曾任中学政治教师,观己是“读书的种子”,后来考入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京城民办高校多年教坛行走之后,报考华东师范大学叶澜门下攻读,修成正牌教育博士正果,如今跟随袁振国教授专治教育之学,兼管科研之道。
教授报告,近年国人使用频率最高的“时代”一词切入报告,首先告诫教育同仁,要“把握时代大势”,向企业家学习。因为企业家最能够把握时代的风潮,对时代的精神脉博最敏感。他说,观察企业界成功案例,“小富靠勤,大富靠势”,把握时代大势的企业家,最终取得了成功。
报告的主题,是《人工智能时代的教育变革和教师发展》。以色列年轻历史学家赫拉利在最新出版的《今日简史》一书中,把今日的世界划定为“智能文明”,而非我们惯称的工业文明或信息时代。人工智能来临,75%的职业会被替代,例如翻译、记者、作家、金融和银行业从业人员等。教育面向未来,挑战首当其冲。
如何应对人工智能的挑战呢?马云说,“未来已来、将至已至”。朱永新认为,“人工智能时代的学校,会逐渐演变为大大小小的学习中心,会越加地与社区、社会紧密相连,会对社会大幅度地开放。”李教授归纳当前的人工智能水平,已经具备或替代人类如下能力:一是能存会算;二是能听看也能认;三是是能认知和思考、会决策、有情感。
而这些能力,是过去地球人所独有的。当人工智能普及,并深入我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将这些能力一一完备,人类剩下的、不会被替代或超越的能力或素养,有哪些呢?寻找到这些元素,加入研究比较,正是教育中应当培养的能力和素养。
是科学素养,还是核心素养,是关键能力还是综合素质,李教授话锋陡转,专从人工智能时代说开去,从人与机器的本质差异辨析起。
李教授指出,人类独有、并不会被替代的第一个素养,是艺术素养。教育应当引导学生实现自我精神的建构,体验创生之学和体知之学,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思维体验、想象力体验、审美体验和创造体验。例如,机器也能朗读,但我们为什么偏偏喜欢《朗读者》?那是因为它是“人声”,其传递的细腻、微妙、丰富和深刻的美感,能够引起我们共鸣,机器无法替代。另外,我也想到了导航,这完全是一款成熟的智能化产品,但我们为什么更愿意听读明星的“人声提示”?因为声音背后传递了情感和美感。著名的围棋大师吴清源,终其一生,在围棋界内外的影响,绝不仅是棋艺高不可攀,而在于他的修养和修行。
李教授接下来谈到,这些学科会在人工智能时代实现强势的回归,那就是艺术、美学、文学和哲学学科。他特别强调其中的哲学素养。在哲学的语境下,有无和无用都是相对的,无用之有用,无用中甚至有大用。乔布斯在大学时代选修了一门书法课程,当时是出于好奇,他也没想到在后来设计电脑造型的过程中,他的好奇心和书法选修课发挥了作用,呈现了产品独特的美感。因此,李教授强调:在学校之中,校长和教师的好奇心,是创造教育的源头。
李政涛教授讲课中,言语丝丝入扣,逻辑严整,单手电脑写提纲配合报告两不误,乃首次遇见人的成长之中,哲学给人以价值观,给人以世界观。人类生命的最高境界,是独立的人格,有尊严,有独特思维力,策略和方法则在其次。无人驾驶汽车技术的运用中,试想其最大难题是什么?是事故减损系统。当事故发生,先救谁?是警察还是坏人?是美女还是老人?是父母还是下一代?机器没有办法判断,只有人类可以选择。
人工智能时代,价值观是人类最后的高地和尊严。学校是传导和传承生命意义的文化场所,理应传递面向未来的有尊严的价值观。在考察中,我们看到的学校建筑空间,也都与育人价值有关系。在学校中,要看到“教育的味道、教育的气息和教育的力量。”其实,我们看到学校的样子,就感受到了学生的样子,我们看到教师的气质,也就看到了学校的样子。同样,你家的样子,就是你灵魂的样子;你八小时之内是你的职业状态,证明不了你的灵魂,八小时以外才是你本来的样子,与什么人相遇,读什么书,最关注什么,这才是真正的你,独特的你。
艺术、美术、文学和哲学,大体是人类生命独有的价值物质和生命关怀,不能复制,独特而神秘。
那如何提升人的思维能力和思维品质呢?教授通俗地说,一个教育者一生要拿“三块牌子”:一是铜牌,它是你的学历,代表你的知识和技能;二是银牌,它就是你的人脉;三是金牌,它是你强大的思维能力和良好的思维品质。
而制约教育者的最大瓶颈,主要是三个方面,一是激情的丧失(职业倦怠),二是积累的枯竭(吃老本),三是思维品质的下降(跟不上时代,经验的作用衰减)。
教育者必须提升思维的清晰度和提炼度。例如,一篇博士论文通常需要12—15万字,但答辩的时候,你必须用一句话概括:你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什么?基本观点和主张是什么?
你还必须修炼思维的开放度,这是一种用多元视角和方法思维教育教学和管理问题的思维能力;合理度,与社会和外界的互动良好;精细度,对细节敏感和能够揣摩;创新度,看看你在课程的实施中有没有绝活、绝招。
另外两个思维品质是融通度和生长度。教育者看待问题,不能是非此即彼、是非二元,那是点状思维。教育者的思维必须有融通度。教育者的思维还要有生长度,通过学习和提升,摆脱成年之后思维的自我固化、自我板结化和自我化石化。
这些思维的品质从何而来呢?李教授认为:必须在“做”中学,通过“练”发展。例如,教师的专业技能,应该有一个“六课”技能:备课要深。上课要活。说课不能用稿子。评课,则既要做鉴赏家,又要当批评家,用真心,说真话,点评准确,问题深刻,症结明确,并能提出系统改进和重建方案)。观课(听课)要有现场学习力。写课,习惯于撰写案例、课例、随笔,甚至教学论文。
关于思维的提炼度,教授结合了对时下学校文化提炼的流行做法也给予的尖锐的批判。他说,有的学校把办学理念、培养目标、学校精神、校训、教风和学风一鼓脑地写在墙上;有的学校空洞地提出要培养有国际视野的世界公民;有的学校既在主楼上提倡尊重学生的生命,又在另外的楼面的墙上写上各种正确的励志语。看不懂,记不住,用不上。真正的学校文化,是一种氛围的弥漫、弥散、渗透。例如,我们都倡导创建特色学校,但是大家往往忽视了特点和特色的关系。“色”是“点”的弥漫、弥散、渗透和转化。特点反映在学校的少数人,学校的某些特定情境,只能偶尔为之,往往速成速朽。但是,特色就不一样了,它体现在学校的人人、事事、处处和时时。
教授也提示,提炼度可以通过长此以往的练习来训练,例如,你可以“先写3000字的读书报告,然后缩写成500字,最终你把读报告压缩成一段话,例如50个字。”书读多遍,其义自见;文写千遍,下笔则易。
教育者应当放大思维的格局,开阔自己的视野和思维,提升自己的战略思维。他如陶行知一般,批评当下的现实,“教育现在成了跟随者”。跟随者的思维是适应,而教育者的使命是引领,走向未知。因此,他提供我们四点值得考虑的思维:一是把局部的事情放到全局中考虑。二是把个体的事情放到全体、整体中考虑。三是把当下的、眼前的事情放到历史与未来中考虑。四是把个人的志趣、本校的发展与时代的精神、与国家的需要、与民族的繁荣复兴勾连起来、关联起来。
他提醒教育者,一要有历史感。既要保持传承传统的使命,又要具备再造新传统的使命。今天校长的贡献,就是多年以后的学校新传统,校长对学校历史和传统要有温情和敬意(钱穆)。二要有未来感。要面向未来思考学校管理,“三个面向”至今没有过时,今天的教育者要看懂未来十年的能力。我们的教育事业要为未来发展储备能力。
教育的管理者,要具有回到历史的未来感。要对前沿敏感,先跟跑,再并跑,然后领路。例如,教育管理者要瞄准《中小学管理》等最前沿的刊物,要瞄准教育领域像李镇西这样的标志性人物,关注三年年会的主题。前沿就是教育的风向标,它带着我们向未来。这才是战略思维的具体思维习惯。
在课程改革过程中,曾经常拿出来批判的,有这么三句话:“传统教育教学是教师为中心,传统教育教学是以教定学,传统教育教学是先教后学”。然后人们都说,新课程应当将它们反过来,以学生为中心,以学来定教,先学然后教。这种思维方式出了逻辑问题,是典型的点状思维、隔裂思维、二元对立,是一种非此即彼的极端思维。
教育倡导的是“天人合一”,“知行合一”,是关联思维,整体融通的思维,综合渗透思维,互动生成思维。天中有人,人中有天,知中有行,行中有知。教育变革,要求学校管理变革与领导团队发展,要求教学变革与教师专业发展,要求班级建设变革和班主任专业成长。教育变革促进学校文化提升,倡导在学校的变革和发展中,“成事成人”。李教授解释道,“在成事中成人,以成人促成事。不能出现相反的情况:事情做成了,做事情的人成了没有。”学校文化,重在文化,至于文化,简而言之,就是“文以化之,以文化人。”
李政涛教授教学中教育者要关注和提升思维的生长度。思维之所以能连绵不断地生长,和聪明度、勤奋度以及职业的后来密切相关,靠的是激情持续,好奇之心常驻。一个成熟的教育者,新的挑战就是再造自我。李教授认为有三大法宝可以实现自我思维的再造:一是登“高山”,二是拜“高人”,与光明俊伟的人同行,三是找对手。最怕的是稍有所得即洋洋得意。人的成长,应当从旧我到新我,最终走向卓越,即“卓而不凡,越而胜己。”
人固有惯性和惰性。突破之道,在于摆脱习惯的经验的路径。改革就是要把新理念变成新行为,然后变成新的习惯、新的基本功。一是丰富教育实践的积累,形成典范性品牌性鲜明特色和个人标识性的课例和案例;二是要有阅读的积累,既要读“有字之书”,又要读“无字之书”。读“无字之书”,就是要读懂“时代”这本书、“学校”这本书、“教师”这本书和“理实”这本书。
关于“有字之书”,李教授通过阅读经历来谈的体会和建议,给我的启发很大。一是专人读书法,专注一位名家,穷尽而通读其所有著述;二是读学科领域节点人物和根基人物,如教育者读苏联的苏霍姆林斯基、中国的李镇西;三是读起家人物,如语文教育领域的于漪、韩军和郑桂华;四是以写作促进阅读。
李政涛教授听课中总之,教育者以格局论高下。格局,决定了一个人的结局。格局之宽、之大,来自战略思维,来自寻找自我思维发展的参照系。参照系就是你走向“卓越”的比较对象、竞争对手,也就是你学习和追赶的标杆。走向成功的路上,也要如沈从文那般,“寂寞中见坚韧”。不能忍受寂寞,也就看不到繁华。他引用了马云的观点:企业家的眼光和格局,如果目光放在了一个县,那么他的生意最大也就局限于一个县,如果目光放在了一个市或一个省,那么他的生意也就局限于这一个市或省。而你若是将目光放到了世界,就有可能做世界的生意。因为参照系变了,格局也说变了。
李教授的报告,引发了不少听者的内心触动和反思。教育的成长,体现在学生,依托在教师。教授的逻辑思维,治学之悟,成长之途,点化开解,以及使命关怀,值得我们慢慢咀嚼,细细消化,渐渐转化为思维的力量,促使教育面向未来的渐趋变革。
[注] 报告时间 2018年8月13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