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里尼克是吴军老师的博士生导师,同时也是精神导师,他是现代语言处理的奠基人。如果不是读吴军老师的书或专栏,也许很难认识到这样一位科学家,即便是他的研究对我们的生活影响很大。
贾里尼克是一个闲不住的人,一直工作到他生命的最后一刻,他讲话心直口快、不留余地,做事严谨、爱抓人的小辫子,严重怀疑犹太人都有这样的偏执,不过这应该是我的偏见。
科学家在大家眼里一般都是很厉害的学霸,从小牛到大的那种,不过受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贾里尼克早年并没有多少时间用于学习,但是他的父母从小很重视他的教育,最终还是取得了不凡的成就。
对教育,贾里尼克和吴军老师有较为一致的观点:
首先,小学生和中学生其实没有必要花那么多时间读书,而他们的社会经验、生活能力以及在那时树立起的志向将帮助他们的一生。
第二,中学阶段花很多时间比同伴多读的课程,上大学以后用很短时间就能读完,因为在大学阶段,人多的理解能力要强的多。
第三,学习和教育是持续一辈子的过程,很多中学成绩优异的亚裔学生进入名校后表现明显不如那些出于兴趣而读书的美国同伴,因为前者持续学习的动力不足。
第四,书本的内容可以早学,也可以晚学,但是错过了成长阶段却是无法补回来的。
武志红老师在心理学课程里说,“强人”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强烈的自我意识,从贾里尼克的身上也可以看到这一点。
贾里尼克最早的理想是成为一名律师,以为他父亲那样的冤屈者辩护,但因为口音问题不得已而放弃;第二个理想是成为医生,打算子承父业,但受经济条件的限制,又一次不得已放弃了;恰好此时麻省理工学院给了他一份全额奖学金,阴差阳错下他学习了电机工程。看起来贾里尼克的理想在不断变化,但是他通过努力走向成功的志向一直没有改变。
在麻省理工学院学习期间,贾里尼克遇到了很多世界一流的大师,比如信息论的鼻祖香农博士和语言学大师雅格布森,这对他之后的成功有很大的作用。因此吴军老师常说,一个人想要在自己的领域做到世界一流,他的周围必须有非常多的一流人物。
当然,一个人的成功也是需要运气的,尤其是时代带来的运气,像在计算机领域查尔斯·巴贝奇就没有那么好的运气。
大多数时候,很多的历史偶然性背后有着它必然的原因,统计自然语言处理诞生于IBM看似有些偶然,但是当时只有IBM这样的计算能力,又有物质条件同时聚集起一大批世界上最聪明的头脑。贾里尼克能在自然语言处理上取得成就,是偶然也是必然。
贾里尼克是吴军老师的博士生导师,也是吴老师的贵人,而真正的贵人不会替你思考,但是会告诉你:什么方法不好。让你少走很多弯路。
祝夏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