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期行动营刚刚过去,这是我回归之后参与的第一期运营管理,没有能拿得出手的成绩,全是让自己汗颜的失误。
回 顾
01 仓促回归
行动营与我而言,就是一个巨大的能量场,这里有太多比我优秀,又比我努力的老铁,即使静静地做一个旁观者,也能从中汲取到前进的力量。我很喜欢这种氛围,因而接到小七的邀请时,没有多想,就答应了。只是没想到,当晚就迎新,如何玩?什么节奏?一脸懵,心里告诉自己,边观察边调整。
02 临时换将
我还未看明白,搭档加菲猫排长因紧急工作,不得不退出运营,我一边六神无主的迎新,一边期待新的排长快快到位。现在回想起来,缺乏主动担当的意识,让我们运营工作一开始,就陷入了被动地位。
新排长到位后,我简单交接了排里的现状,以及已了解到的学员情况,然后,又站在了领导身后,等待新排长的指示(汗)。
排长跟我一样懵,在入营最关键的阶段,我们只是做了分同桌,选班长,强调规则等这样最基本的动作,除了日常答疑,氛围总是有一丝冷清和尴尬。
03 点评
本期依旧负责点评,给小助手们做过两次小分享,共同拆解了一次文章,考虑到时间和精力的因素,没有给小助手们分任务,也没有坚持拆解,这点值得反思,感觉没有很好的锻炼到小助手,不像活动组、思启组那样严格的筛选和践行。我总以为“有意愿”就该给机会,告诉他们怎么做,实践就是自己的事了。其实,没有反馈的学习,没有任何意义。
反 思
01 态度很重要
回顾这一个月的历程,不得不承认我的态度并不端正,没有明确的目标,没有积极的探索与行动,遇到同类性格的伙伴,便无法激活他们的潜质。
02 目标很重要
之前的运营中,每个人的行动目标,我们在开营时就已基本确定,接下来所有的行动都是冲着目标前行,有方向,有动力。然而,这期运营时,最初的节奏不对,每天都有几个“卡点王”,我们的目标直接降到全勤,结果就是全连打卡失败的老铁都在我们排……
目标太低,变不会重视,也不会太用力,结果则是大跌眼镜。
03 一对一沟通必须到位
行动营的规则很明确,提示也是大群小群全方位展开,然而,没有得到一对一的答复,还是有人什么都不知道。
整个行程进行过半时,还有学员不知道在哪里听课,不知道打卡要求,我当时真的想找面墙撞上去!没有沟通到位是我这期最大的败笔。
04 不要想当然
我不喜欢被人催,有人却很享受“挨鞭子”;我不喜欢被打扰,别人说忙的时候,我一定不去反复打扰,催打卡,也是点到即可。我以为我没有错,却不过是自以为是的想当然。
人与人不同,没有沟通调查,千万别自以为是。
05 主动求助
不主动,不求助是我的一个性格弱点,自己的事,这样的态度不会有太大的影响;然而团队中亦是如此,便会害人害己。
小七连长一次通话中点醒了我:做不来,可以求助啊!是啊,这么简单的道理,我就是没想到啊!我真的很傻(捂脸)。
懂得求助,不但大大提高了做事的效率,自己也能从中受到启发。
06 教练or陪练
这个问题我开始没有想太多,自己定位在陪练的角色。然而,看到邬姐姐和董梅排长的付出和成绩,俨然一副教练的样子,我怀疑起自己回归的定位和发心,真心认为自己不合格。
结营后,看到学员的不适与落差,我又想起这个问题,运营官到底该如何定位自己?运营的成绩重要,还是学员真正的成长更重要?哪种定位更能长久的帮助到学员呢?我又有些困惑,不能太放纵,也不能用力太猛,这个度又该如何把握呢?
07 成绩是最好的交付
说的再好听,自己没有做出成绩,带队没有带出成绩,就是个失败的运营官,这期便是如此,愧对了学员和管理组的信任。
让自己变得更好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最近在学习DISC,对自己,对不同性格的学员和队友都有了更客观和理性的认知。无论怎样,都有责任让自己变得更好。若有幸加入下一期运营,相信自己可以做出更好的交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