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我们对孩子根本做不到教育,只能做到影响。

我们对孩子根本做不到教育,只能做到影响。

作者: 左拐再左拐 | 来源:发表于2017-05-10 06:12 被阅读0次

    上世纪90年代末,美国教育部展开了一项大规模的“早期儿童纵向研究(Early Childhood longitudinal Study)”,简称“ECLS”。

    研究人员遴选了不同家庭背景、从幼儿园到小学五年级的2万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收集各方面细节,为了搞清楚一件事:到底是什么在影响孩子的学业成绩?

    结论让人大吃一惊,对孩子学业影响最大的因素如下:家庭和睦、经常带孩子去博物馆、每天给孩子读书、母亲在孩子学前不工作…

    这份调查让很多父母很愤慨:这不都是父母重视孩子的体现么?不都是父母为孩子做出的努力吗?不都是父母身为父母的意义吗?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芝加哥大学经济学院终身教授史蒂芬·列维特(Steven David Levitt)用一句话回答了这个实验的意义——

    只有父母本身的特质,即“父母是怎样的人”,才能影响孩子的学业表现;而父母针对孩子的行为,即“父母为孩子做了什么”,并无意义。

    你说出来的那部分,没有意义,你做出来的那部分,才影响深远。

    而你做出来的,往往是你下意识的,甚至无意识的行为。

    所以,某个意义来说,我们对孩子根本做不到教育,只能做到影响。

    影响这件事,从来不是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如果整个影响是一个大数据,纯粹的技术手段能起到催化剂的作用,就非常可观,而核心的构成,是父母构成的环境,是父母本身。

    如果想培养一个爱读书的孩子,父母每天晚上留出半小时,一杯清茶一本小书的安安静静的夜,比无数说教都有效;

    一个情绪平和的孩子,他的父母基本不暴烈、不纠结、不反复。因为,在普通父母看来让人失控的问题,在他的父母看来,根本只是常态。

    如果想培养一个高素质的孩子,父母本身的道德底线和举止规范是高于常人的。

    深夜的红灯前,自觉站立的父母;看到流浪猫狗被虐,自然流露心痛的父母;在非理性争执中选择避让的父母,他们的孩子,会把一些高于常人的精神,当做本能。

    这一切,都是浸泡,是父母漫长岁月的积累,是父母被经历洗礼后的最终的样子,是父母自觉自省不放弃自我的姿态,是潜移默化,都是化骨无形。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我们对孩子根本做不到教育,只能做到影响。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kzxt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