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沟通
如何有效沟通?
来自群一位宝妈的分享,不论对父母还是孩子的情绪成长都非常有意义!
如果你不想让自己的孩子也躲着你,一看见你就跑的远远的,不妨做出一些小改变,尝试去倾听孩子的声音和想法:
1.你可以试着重复孩子的话
如果你不太擅长倾听,尝试着重复孩子的话,不做自己的主观判断是一个可行的办法。
比如说孩子跑回来跟你说他跟同桌吵架了,先别急着警告他:你怎么能跟小朋友吵架呢?吵架是不对的行为等等这些话,这样他可能以后有事都不告诉你了。
不妨重复孩子的话:“你跟你的同桌吵架了是吗?”孩子自然会顺着你的话,告诉你他们吵架的原因。你可以一直重复孩子的话,引导孩子把话说完。再看看具体应该怎样应对。
2.尽可能的去体谅孩子的情绪
孩子们表达情绪和控制情绪的能力都比较弱,很多时候都是用哭声或者是看起来莫名其妙的脾气在传达。
这个时候就需要我们做父母的放下身段,尽可能的站在孩子的角度,去体谅他的情绪。
比如孩子的积木忽然倒塌了,孩子开始大声哭泣。
先别忙着跟孩子说妈妈爸爸再帮你搭建一个,更别跟孩子说我早告诉过你要小心这些话。不妨先温柔的抚摸孩子,跟孩子说,“你辛苦搭建的积木倒掉了,你现在感觉很难过是吗?”
父母可以通过不同的场景,帮助孩子建立对情绪的感知。“你得了100分,你很开心是吗?”,“你不想妈妈去上班,是希望妈妈多陪陪你是吗?”,“你一直在提起猫咪,它对你来说很重要是吗?”
通过这种换位思考和同理心,来让倾听变得更加顺利和有效。
3.多一些耐心和眼神交流
如果说倾听的杀手是什么,那么一定是不专心。
谁能够对一个一直玩手机玩游戏,或者不停看时间的朋友,兴致盎然的谈论自己的心事呢?
倾听孩子,最重要的就 是有一个倾听的态度:足够的耐心,足够的眼神交流。
你温柔的看着孩子,也让孩子可以安心的看着你。在这种对视中,孩子能够感受到他是被重视的,被尊重的。他偶尔情绪不好不看你也没关系,只要你在注视着他的时候,他渐渐放松下来,目的就达到了。
孩子的成长只有一次,如果你没有仔细的倾听过他,那么受伤的一定不仅仅是孩子,还有你们之间亲密的关系。当你放下先入为主的偏见,用尊重的心态去聆听孩子内心的时候,你会发现孩子比你想象中的更出色。孩子也会越来越喜欢向你袒露自己的内心世界,让你了解他对事物的看法和感觉。
倾听,是对孩子的滋养,也是对自己的修行。不妨在批评孩子之前,让孩子把话说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