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向很排斥工具书,一句话能表明的观点,一段话能论述的道理,这些作者们偏偏长篇大论,排章布局成厚厚的一本书,一个意思翻来覆去变化辞藻说个不停,把读者当小学生,他们赚取了稿费,我们浪费了时间。第一次听说本书,是大学语文课老师大力推荐的,当时没心思读书,但心底一直记着这是一本很值得阅读的书,尽管是一本工具书。
终于下决定要好好读一读了,看个开头就被作者的繁琐行文吓到。撇开语言的啰嗦,我还是很佩服作者的提炼概况能力和逻辑性的。有些道理我们都懂,有些方法我们也在实行,但极少有人能立意高远,把这些具体的想法和行为抽象化、系统化,形成一套完整的理论。零基础的人像一张白纸,可以吸收任何思想,而对积攒了一些经验值的人,则很难扭转其固有知识体系和观念。我本来已有一套自己的阅读习惯,和一些适合自己的阅读方法,所以在阅读中反叛情绪严重:吻合我经验的我不屑再看,和我方法有出入的我不能虚心接受。所以对我来说,与其学习作者的阅读方法,不如从中体会作者的行文脉络。
本书比较适合中学生阅读,而对于有阅读习惯的人,最好网上找到阅读笔记来看,基本能获取全书信息了,节省时间。花有效的时间看有价值的书,不为了完成阅读而阅读,所以本书我看了一半之后,就直接看网上读书笔记了。
本书将阅读分为四个层次:基础阅读、检视阅读、分析阅读和主题阅读,并分别介绍了四个层次的阅读方法和做笔记的方法,后半部分针对不同类型的书籍,又提供了具体的阅读方法和建议。http://www.cnblogs.com/xt0810/p/5232532.htm l这是我网上找到写的比较好的读书笔记,可参考。
书中说:一个人如果说他知道他在想些什么,却说不出来,通常是他其实并不知道自己在想些什么。对于“整体内容”这件事,光是一个模糊的认知是不够的,你必须要确切清楚地了解才行。只有一个方法能知道你是否成功了。你必须能用几句话,告诉你自己,或别人,这整本书在说的是什么。(如果你要说的话太多,表示你还没有将整体的内容看清楚,而只是看到了多样的内容。)不要满足于“感觉上的整体”,自己却说不出口。如果一个阅读者说:“我知道这本书在谈什么,但是我说不出来。”应该是连自己也骗不过的。
每次读完一本书,我基本都是以上感受,大概了解了内容,但又没法连贯的说出来是怎么回事。之前认为是自己文字组织能力弱,现在看来其实我根本还没吃透内容,需要在阅读时多动脑思考,也要逼着自己多动笔,坚持写下阅读感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