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不起的电影:《伸冤记》(1956年)
《和你一起探索看电影的门道》Day 916
电影是时代的魔镜,欢迎你每天19:05和我一起,转动时间轴,一起来看了不起的电影。
️ 在希区柯克的电影里,《伸冤记》属于很特别的一部。
众所周知,希区柯克很喜欢在自己的电影里神不知鬼不觉地完成客串,但到了《伸冤记》,他居然开场就亲自出马告知观众——
这是一部特别的电影,改编自真人真事。为什么?因为希区柯克想要让观众在接下来的时间聚焦剧情本身,而不是为了寻找客串彩蛋分散注意力。
再者,以惊悚片见长的希区柯克,这次并没有安排疯癫杀人狂或者阴谋特务机构将主角逼入绝境,所谓“反派”,居然是制度机构,是警察,是法庭,这在过往希区柯克的作品里可不常见。
为什么希区柯克要这样安排?答案同样跟所处年代有关。《伸冤记》上映于1956年,在这之前不久,好莱坞刚刚走出麦卡锡时代的阴影,人们对国家机器制造恐惧的事情还有相当深刻的印象。
希区柯克敏锐地洞察到了这一点,所以他要让他的主角蒙受不白之冤,让城市中产阶级的脆弱、个体面对制度的无力、人对无法摆脱“黑暗”的恐惧显露无疑。
在《伸冤记》的故事里,人人都是正义的,甚至逮捕程序、审讯过程也是正义的,越是符合正义的逻辑,我们越可以看到现代法制的缺憾,越容易意识到为权利而奋斗的重要性。
从这个角度来说,《伸冤记》虽然不及希区柯克其它带有戏剧化捉弄的影片精彩,却也因为它独特的控诉与批评视角,在影史留下了属于它的伟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