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这两天看书,听书,突然有一些明白了成长的含义。
真正的成长,不是口头念着一堆大道理,不是用来标榜进步自我安慰的一串数字,而是内化到无意识里,可以体现在我们一举一动中的行为模式。
真正的成长,是无声的。
举个例子,我们认为一个厉害的人,是可以控制自己情绪的人,不会让情绪影响自己的决定。
用高级一点的词汇,叫做拥有“情绪管理”的能力。
在我们不具备自己这项能力的时候,如何成长为具有这种能力的人呢?
2
第一步,往往是读到听到一些“道理”。
这个时候的“道理”,往往也被冠以另一个名字——鸡汤。
这些道理告诉我们,情绪管理有多重要,不懂得情绪管理有多糟糕,只有懂得了情绪管理,才能在职场如鱼得水才能收获自己想要的人生。
但是对于大部分朋友,可能就到了这个阶段了。
鸡血了一把之后,这些文字马上被丢到了脑后,最后可能还要骂上一句,无用的鸡汤。
所谓知道了很多道理,还是过不好这一生,也就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了。
也有一些人进入了下一个阶段,实践、尝试运用。
只有开始尝试身体力行这些道理的时候,我们才算是真正地去了解这些道理到底在说什么。
具体到情绪管理上,可能在你情绪快要失控与网友对喷的时候,你开始反思,让自己暴怒、失控的到底是什么,是网友的无理、讽刺触怒了你,还是你的某些地方确实存在问题?
你开始反思,与网友进行这种对骂是否有意义。
又或者在面对客户、同事乃至家人的时候,在失控之前能保持一丝灵台清明,给自己留下做选择的机会。
当你实践过一次“情绪管理”之后,你再次情绪失控的可能性就会越低,你便能够以更从容和平静的心态面对当下的事情。
实践到了一定阶段,你发现你已经可以非常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你不再是情绪的奴隶,而是情绪的主人,情绪不再是你进步的拦路虎,而是你前进路上的小伙伴。
到了这个阶段,情绪管理这个道理已经彻底内化成了你的能力,它成了你下意识的反应。
或许某一天,某个人突然说到,你真是情绪管理的高手,你会有些茫然,你只是根据潜意识的反应来作为,并没有主动去控制什么。
知道——践行——内化——潜意识,真正的成长,大概就是这个样子的。
3
说到这里,就要说到人和人的差别了。
我们常说有的人生在富贵家,他们是含着金钥匙出生的,在成长领域,有些人确实也是含着金钥匙出生的。
不同的家庭环境,会给我们带来不同的理解世界、言行举止的应对方式,或者说,会给我们带来不同的潜意识。
这些潜意识是通过父母的言传身教带来的,所以我们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其实也是最重要的一任老师。
刚工作时,有一个同事让我非常羡慕,这个同事虽然不是来自名校,但是对于技术有着天然的狂热。
他把别人看电影、玩游戏的时间用到了逛技术论坛、看技术资料、焊板子、调程序,最初差别并不明显,但是一两年的时间就成了部门里的重要力量。
不是没想过要向他学习,但是往往把论坛收藏进收藏夹就再也没看过,写了几行代码出了bug就没有耐心去调,差距就这样越拉越大。
有些人,天生就带着很多优秀的品质,注意力集中,好学,善于交往,可以坚持做一件事,这些无论是基因还是家庭带来的优势,是比良好家境更好的礼物。
4
似乎又该抱怨不公了,但是对于我们这些不具备这些能力的人,也大可不必灰心。
因为任何缺陷,都是光照进来的地方。
我们之所以具有一些可以改进的地方,就是为了让我们通过实践去领悟到成长的真谛,取得的真正的成长或许还是次要的,如何获得成长这种能力才是更宝贵的。
有了这种能力,我们就可以在无数领域去实践去充实自己。
正是因为这样,人生才会有无限可能。
所以孔子说,君子不器。
一个真正的君子,是不需要成为特定某种人才的,而是根据国家社会的需要,承担起任何责任,就是因为他们具备成长的能力,给他们机会和时间,他们可以在任何领域独当一面。
所以我们经常看到在国家危亡之时,很多白衣书生才能脱颖而出,他们可以上马带兵,可以管理内政,可以建设国家,可以改善民生。
但那些“含着金钥匙”出生的朋友,想要在某个领域通过成长来领悟成长的真谛,反而难上加难。
天生我材必有用,上天给我们的每一个缺陷,自然也有其深意。
5
最后,愿大家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成长方式,都能知行合一。
共勉~
![](https://img.haomeiwen.com/i3973919/6fa87a9babe40ce2.pn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