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感《彷徨少年时》
成长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看法。有人觉得是愉悦的,有人觉得心酸,有人觉得充满了刺激与挑战,有人觉得无趣而循规蹈矩。每个人对于自己的成长都会有无数的故事,或精彩,或无聊。伴随着我阅读黑塞的《彷徨少年时》,我好像感受到了辛克莱的成长的过程,那是一种心理上的撕裂和愈合。成长是伴随着阵痛的,是因为我们不是去经历事情,而是被事情去推动着,而这些事情有时主动,有时被动的,因为我们的行为产生着因果。
两个世界/该隐/强盗
辛克莱生活在一个极其"光明"的家庭中,可是他也看到除了自己家之外的世界充满着"黑暗"。这就是他所说的两个世界,他虚荣的向克罗默编造的一个谎言,却因为这个谎言坠落,心灵受到了重创,直到他遇到了德米安。德米安德出现解救了辛克莱,可是解救之后的辛克莱却选择和德米安保持距离,直到他们一起上了坚信礼课。两个人才逐渐的熟悉起来。《彷徨少年时》的原名是《Demian》其实也就是德米安的翻译,所以从始至终对于辛克莱的成长起到最重要的作用的人,也就是这位在他童年出现的男孩——德米安。我们总是在成长过程中会遇到不同的人,伴随着这些人,我们会经历着不同的事,或向正,或向负,亦或事两边不断的摇摆。在童话《小王子》中也有这样一个存在,还记得那只狐狸吗?当然《彷徨少年时》并不是一部童话,这事一部用故事视角来写的心灵成长变化记录。
最近的8分钟的节目中,梁文道也对愛模仿的小男孩钟美美,以及因为被老师教育说文章不够正能量跳楼的谬可馨事件,表达了自己的看法。我想要伴随着这本书,写一些我对于社会事件的一些思考。就和梁文道说的一样,这件事都有一个共同的词,正能量。而我将正能量与负能量放在《彷徨少年时》中,便是文中的光明的世界和黑暗的世界。我们到底生活在怎样的一个世界中?一个充满着正能量的世界吗?众所周知,这个世界上是存在这样的一群人,他们善良且勇敢。但是我们也不应该只看到这群人就选择遮蔽着眼睛看不见那些虚伪和怯懦。就好像辛克莱所生活的世界一样,如他所说,他看到了两个世界,一个是父母和姐妹们的世界,得体而光明。另外一个世界,充满着暴力,杀戮和粗怒。可是这一切并不是一体两面,有时候在辛克莱的眼中,那些充满着粗鲁和欲望的仆人们也会拥有着光明的一面。可是人终究只是人,那些圣经教化后的"得体",教化后的产物,还是一种对于人性的抹杀。辛克莱无论因为什么迎合"坏孩子"克罗默而说了谎,迫于一次又一次的要挟,他被光明束缚着,想要维护着自己的世界,决定自己解决这些事情,却将自己渐渐的推向了所谓的黑暗。
在何时,遇到一个什么样的人,真的太不可控,有时候也很难分辨遇到的人是什么样的。因为难以分辨和不可控,所以我们不知道下一秒面对的人到底是光明或者黑暗。面对谬可馨,我们不知道她到底经历了什么?我也不想说这位老师就是什么样的属性。更不想谈,父母在这件事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但是当我看到这则新闻的时候,我总觉得她就是那个辛克莱,只不过她没有辛克莱幸运,因为她没有遇到了她的德米安。德米安是具体的形象,又似乎可以是抽象的存在。原本真诚的朋友,亲爱的家长,可敬的老师都可以成为德米安,却不想那些身份是存在的,而德米安却不存在。
辛克莱是一个敏感的人,因为克罗默,他在和家人相处时,逐渐的发现,父亲的形象在变化。就好像书中说的, 成长意味着就是一个伴随着自己的经历,去不断的自我推翻和重塑的过程。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我们可能在看到各种各样的信息的时候都深信不疑。我们可能会为其哭,为其笑。我们会感同身受,我们在情绪的变化中一点一点的接受着这个世界带给我们的。我们在不断的伴随着我们的情绪变化,起伏去自我推翻自我重塑。面对世界,正能量也好,负能量也罢,所有的一切组成了这样一个世界,我们会因为正能量而感动,会因为负能量而愤怒。但这一切却是一个真正的世界以及一个真正的我。
当过度的渲染着正能量时,就好些我们活在一个只有一半真实的世界之中,用手捂着眼睛看不见黑暗面,又或者为了迎合这样的一个价值体系将自己包裹:"随之而来的几年岁月中,我被迫面对现实,认清在我内心里有一股趋势我的冲力;它在光明的世界中总是把它自己缩小起来,隐藏起来。"
辛克莱和德米安在讨论圣经中的关于亚伯和该隐的时候,德米安对于该隐的看法是"离经叛道"的。就连辛克莱的父亲听到辛克莱说出这段看法时,表示震惊。可是伴随着辛克莱和德米安的相识和交流,德米安对辛克莱说:"我并不反对崇拜上帝耶和华,我一点也不反对,不过我认为我们不应该仅仅把人为虚伪的分出来的这一半世界看作神圣的,我们应该把所有的东西,把整个世界都看成神圣的。" 这句话好像恰巧道出了对于这件事的看法,我不反对宣传正能量,但是我们却不应用所谓的正能量成为武器,去进行控制与约束。营造出光明的样子。在我看来,黑暗的事情越是曝光,反而在告诉人们,遇到这样的事应该怎么处理才是正确的选择。反而让人们去思考为什么会这样。掩盖之下,就好像穿着再美丽的衣服也无法掩盖那满是疮痍的皮囊。因为看不见黑暗,所以一脚踏入黑暗,对于任何人的心理来说,都是一种折磨。就好像辛克莱,无尽的自责与恐惧。面对钟美美事件,面对谬可馨事件。教育部门着眼点在一个正能量上,好像忽略了一些更应该是这个职责部门应该承担的责任。结合这本书,我浅薄的认为,老师,家长,教育者更加应该成为一个德米安的角色。与其直白而省事的将成年人世界的所谓的光明与黑暗,原封不动的告诉他们,不如教会他们如何感受这个世界,如何教会他们什么是愛与善良,如何去敬畏生命,教会他们如何面对恶与诋毁。教会他们"每一个人一定要站在自他自己的立足点,保持他自己的立场,独立思考,独立行动。" 教育是指引者而不是灌输者,这才是教育部门应该着眼角度。
鸟挣扎出壳/雅各与天使搏斗
"那只鸟在挣扎着要从蛋壳中解脱出来。那个蛋就是这个世界。谁想要诞生,就一定首先要毁灭一个世界。那只鸟是飞向上帝。那个上帝的名字是阿普拉克萨斯。"(Abraxas一个兼具善与恶的神)
伴随着辛克莱前往寄宿学校,对于自我的认知和觉醒,变得格外的鲜明。他开始从原来那个光明的家庭中走出,去接触那个真实的世界。都说青春期充满着叛逆,也正是因为从那时候起,我们开始伴随着生理变化,带来的内心欲望的觉醒,我们开始寻找那个真正的自我。
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很多事情和舆论都似乎在推动着我们成为一个如同神一样的存在,我们塑造一个偶像,需要赋予他神性,我们毁灭一个偶像只需要找到他的一些人性不堪的地方。倘若你恰好从事了一个格外高尚的职业,如老师,如医生等等,因为这个职业,你们收获的是万千的美好的诗句和赞美,因此总有那么一群人,希望拥有这些职业的人,充满着神性或者仙性,稍有人性的行为,就会说上一句,你这样还配的上这个职业吗?
我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我们面对这个世界的容忍性变的单一而不可理喻。用高尚的道德要求别人,却无视自我的那些不堪。我们面对别人的行为时候,总是带着上帝的视角,夹杂着如同上帝一样的语言,对其指手画脚。何时我们一面说宗教是教条的,是需要摒弃的,一面将自己的认知禁锢在了好似宗教一般的状态中。
人生短短的数十年,我们就要这样,抛弃掉自我,去追寻一种几乎无趣的神性吗?我们可以去体会和感知这个世界,体会那些我们喜欢的,是否正是自己所缺少或向往的,体会那些讨厌的,是否正是我们含有的隐秘的,不为人知的。了解自我的过程难道不有趣吗?在其纷纷扰扰的世界之中,了解自己,体会自己的喜怒哀乐,体会那些情绪的产生和由来,体会成长带来的痛和悲伤,体会被爱的喜悦,感受生命带来的力量。
每一层的成长经历都好像是破壳而出的鸟一样。从一个舒适适合的地方前往一片未知的地方。人生本来就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遇到一些人,告别一些人,每个自我都好像是孤独的存在,却总能在不断的破壳而出的过程中遇到同样前行的人。我们相互试探,彼此陪伴,也许是互补的方块,又或者是反射的镜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