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框架
大单元教学设计,新得到的一个点。整体框架,需要包含的部分。教学过程只是其中的一个部分,而我们总是有可能会更多的关注于细节。在写完教学目标之后,直接把教学过程融入进去就可以,写其中对应的活动,以及活动的设计意图和评价结果。重点的部分用课件展示几页出来,其他的都可以不用。这样就有教材分析,又搭配着教学过程。有理论的前提下,又有细节支撑。
课标研读,确定框架。
教材分析即语篇研读
学情分析
单元教学目标,语篇教学目标和课时教学目标
教学过程
主要为以上4个部分。我更想把整体归为说课,上课过程只是其中很小的一部分。说课就是要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目标,说教学过程,说教学反思。
而对于教材分析是一个大难点,要分析出来主题大观念和语言大观念。主题大观念下面又有小观念,这个需结合具体的内容,深入挖掘。
说教材:
语言大观念:梳理单元学习内容和结构化语言,提炼单元的语言大观念
语言大观念指学生在学习和使用语言的过程中感知与体悟的关于语言是如何理解和表达意义的知识结构、方法策略和学习观念
语言大观念第一点:主要是词汇和语法。词汇需要整合性的学习,语法是融入在课文中学习的。语言大观念的第二点:语篇的文体特征,采用了什么结构来写,要把逻辑梳理出来。
这些都是放到语言大观念里面来的,不是放到主题大观念。之前总是混淆,对这种偏结构类的花了过多时间在分析,反而忘记了分析主题,语篇传递的意义。
二、每一步骤的信息完善
教学过程的主要步骤,我们以课件的形式展示几页,也可以直接用文字描述,但是要说明这个活动的设计意图和效果评价,也就是做这个活动是为了什么。其次需要把这个活动的关键问题给列出来,也就是你要提的问题。
结合我的那个话题,我就是直接把活动给放进去了,说课中夹杂着一点片段教学。
其实还是要以教学目标为统领,根据教学目标来制定活动,但是目前遇到的难题就是,教学目标不知道如何阐述,怎么使用动词。已经写了一版了。一节课我写了4个,其实是有点多。我们能把其中的2~3个完成就已经很不错了,因为需要根据学情来看,不要忽略学情而制定过于完美的目标,这不切实际。任何不贴切实际的内容,都难以实施,很难有大效果。
昨天已经把整体的框架都完成了,接着就是再修改其中的部分内容,完成了快有3/4,很棒呢,这样就有充足的时间再去调整和修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