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美而行(7)2023.12.8
早读背21课2.3段,第2.3节课学《读不完的大书》课文,下午第五节学习生字并练习摘抄。我警惕到课堂表面的顺利,利用晚上又回听了视频课并寻找原因。反思:想按照听课记录的流程上出好课,还要做到几点:过渡衔接巧妙,明确设计指向的目标,预设学生的困难和指导策略,最重要的是不要着急赶课。看到成语“云蒸霞蔚”,查了意思,搜了图片,好美。便想到是否可以做一个课前三分钟成语小课程。
午间操看到小冉最后一个离开教室,猜测是悄悄装零食,在操场询问,竟无意发现孩子口袋装了近千元,孩子说是压岁钱。遂叫来班主任具体了解。
空闲时间都用于和老师沟通完善叙事稿,责任和价值感能给人克服累的力量,但解决实质问题需要的是专业能力。如班主任智慧、跨学科学习、项目化学习、面对问题学生、学科教学等,要学的太多太多。一直不明白“跨学科学习和项目化学习”的异同点。
中午老爸又来投喂,今天天气好,明天变天,叮嘱老人不要辛苦跑了,照顾好身体。
晚上没自习,出去取回了快递,新买的一本书。同事过来聊了一会天,提到优秀的儿子自豪不已。今晚两节网课重了,决定先听八单元备课指导,瞌睡打盹但是坚持听完了。
公开记录也是想换种方式自我监督,做到每日阅读。《女巫一定得死》第四章“贪吃”读完。
1.究竟是谁:被抛弃与挨饿是孩子最大的梦魇,女巫会为满足自己的需求而伤害孩子。女巫化身为邪恶的继母。
2.食物不够的时候:17与18世纪,欧洲大陆普遍遭受饥荒,许多家庭被迫采取极端措施来求生存。即抛弃孩子。
3.有心的地方才是家:一个人如果知道自己的立场是对的,就要坚持到底;一旦你违背了自己的原则,就会越来越难回头。就如在跟随恶霸结伙欺负弱小。就如。嘴馋的欲望战胜理智。女巫便会利用贪吃抓小孩。大人也经常会忽视理性的声音,而屈服于诱惑。
4.吃与自我的源头:婴儿时代最强烈的情感都是通过母亲的胸口发生。挨饿会给婴儿产生严重的不安全感,直到长大后,精神会强烈感到空虚,相信自己很坏,完全不值得爱。婴儿时代被剥夺进食的权利,长大以后会过度放纵。
5.暴食、贪食与饮食习惯:女巫就是那个饥饿的自我,是我们个性中贪吃而渴求满足的部分。人的自我中会有好坏两个部分互相对抗而产生压力,人们习惯用饮食来抗拒这种压力,但过度放纵又带来负面的含义。女巫非死不可,就是让儿童在阅读童话故事中学习解决问题。
6.与狼共枕:邪恶的冲动(此处指贪吃)是无所不在的。儿童唯有在故事中消灭邪恶角色,正义才得以伸张,儿童心中罪恶的天性才得以被控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