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朱熹的历史世界》读书笔记(2021年6月8日)

《朱熹的历史世界》读书笔记(2021年6月8日)

作者: 白色石南 | 来源:发表于2021-06-09 08:16 被阅读0次

接上

相权方面,作者举例在变法时期特增的一个机构--三司条例司。王安石在神宗支持下独断专行,青苗、免疫皆出于此,这是条例司所掌握的一种非常地相权,在实际运作中显露无疑,熙宁变法初期得到士大夫的广泛响应,但后来分化为蜀党、洛党。在变法之初,神宗给予他理想中的宰相(王安石)以最大限度的支持,他认同“与士大夫治天下”,相信能达到”相与尽具道以乂民(治民)”。故而这种信任使王安石取得了非常相权,并在运作中扩张了相权。“新法”之后,权力中心是随着王安石职位而移动的,缘于神宗对王安石的绝对支持,此时君权与相权也暂时合而为一,共同的变法的理想使神宗将君权纳处相权中,但随形势发展(大臣夺权),信任动摇,权力的计虑超过了理想的执着。此时“大权一去,不可复收还”。在这里,作者用魏泰《东轩笔录》中一例说明王安石扩张相权。

熙宁变法是君权与相权关系改变的划时代的时期。皇帝“与士大夫治天下”在政治实践中具体化,君权配合相权是对士大夫集体的一种尊重(王安石变法是士大夫的一种共识),神宗以君权作为相权后援,即是“与士大夫治天下”。

但是对于这种非常相权,作者认为必须从正反两方面理解。

正面来讲说明士大夫治天下之权力得到皇帝承认,但士大夫与皇帝必须各尽其职,授予相权是皇帝的公共职责,相权也是王安石代表士大夫接受了新法的任务,君相关系认同达到如此高的高度是超越前代,并能付诸实践,这是建立在共同理想(变法)基础之上的。王安石的非常相权具有划时代的象征意义,也是治天下必须与士大夫共同合作的证明,这种权利不是君权私受。

反面这一方面,我们应该看到君权与相权在共同理想的主导之下,在初期几乎有合一之势。在王安石第二次入相之时,为保证”新法“的贯彻,也不得不考虑权利的问题。在后期君相各自形成不同的权力集团。在神宗亲定元丰官制已经有了削减相权之意了,也是对相权拓展的一种自然反应。虽然说王安石扩张相全是为了变法,是为了”新法“,此意义是无”权相“之嫌疑,但是此举却造成了以后权相的出现(权相是宋代最突出的政治现象存在),存在于士大夫与皇帝同治天下的新现实之上。作者举三个例子说明王安石扩张相权是为后代权相打开了方便之门(秦桧,韩侂冑)。这其中宰相与台谏之间关系的转变是最显著的信号,而权相的势力宰制着士大夫的命运。从王安石的非常相权到南宋的权相,这一演变历程是宋代政治史研究方面容易忽视的一个方面。

熙宁变法使宋代君权与相权之间关系发生了基本变化,士大夫的政治文化也步入一个崭新阶段。熙宁五年谏官唐垌反戈相向,神宗用”朕用卿安与祖宗朝同“回应,是划时代的宣言,彰显另创新局面的决心,朱熹的历史世界也揭开了序幕!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朱熹的历史世界》读书笔记(2021年6月8日)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lkje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