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以“色”示人

以“色”示人

作者: 时慧慧爱物 | 来源:发表于2019-07-31 19:56 被阅读0次

    听书“上善若水”,言之曰“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人无常在,心无常宽,上善若水,在乎人道之心境,即,心如止水”。故而“居善地”,即居于行善之地,这是“上善若水”之第一条。第二条谓之曰“心善渊”。“渊”即深,水深才能安静,水深才能沉淀。所以一个人要拥有智慧,需要两个条件:第一,清净、宁静、安静,才能产生智慧。第二,要会沉淀,静水流深。心善渊,故而宁静致远。

    其实个人感觉第三条最让人感悟深刻。曰“与善仁”,“与”即给予,“仁”即平等仁爱。孔子所谓“色难”,其实就是“与善仁”。

    男神苏东坡那句名言“吾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陪卑田院乞儿,眼前见天下无一个不好人。”在他眼中,和尚道士,贩夫走卒,歌妓名伶,无所不能成为朋友,才华斐然的他,豪放旷达的他,不恰就是做到了“与善仁”吗?料想也正因如此,才被世人奉为至宝。

    而提起陶渊明,我们印象里总是“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傲骨,还有写得一首首田园诗的浪漫悠闲自在的诗人,过着优哉游哉的田园生活却总也“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林语堂先生却说陶渊明是一堆照彻古今的烽火。为什么大家那么喜欢他呢?

    据传他做官的时候,家里请了保姆照顾孩子,然后他给自己儿子留的字条为“此亦人子也,以善与之”。这就是人格之伟大,就是“与善仁”。

    如此看来,“与善仁”通俗点理解大致可以说是在给予别人的时候,哪怕对别人有很大好处,甚至是有恩德的时候,千万要注意我们的态度,不管我们对别人的好处多大,恩德多广,如果这个态度是不仁的,居高临下盛气凌人,施舍者的态度,那也会做成一种伤害。现在就有不少人,自己有了一点位置,就对人呼三喝四,这就违背了与善仁的态度。

    与此同时,最为重要的一条还在于孝敬父母时能不能“与善仁”。因为孝敬父母最难的是这脸色,想想自己又何尝不是常常挂着“孝顺”的大旗,却从来对父母总也没有耐心,说不得两句话就眉头紧蹙不愿多言了。在我心里,曾经一度以为,经济支持就是孝顺,万事给钱即可。却不知你常常给到他们手里的钱他们却从来也舍不得花,而且还一定会在某些时刻交还到你的手里啊。这就是父母之伟大之处,这样的感受也只有在为人父母之后才有了深刻体会。

    其实生活中也有很多的例子。从事服务行业的人儿接待顾客也是一样,我们的心情也常常被服务员的脸色左右。你的东西再好,摆一副臭脸,想必一定会吓跑不少人,惹恼很多人。曾经那个破口大骂的卷毛男不就是个很好的例子嘛。现如今再逛街,你瞧那块“宝地”不是早已经易主了。

    为人处事,待人接物,应该就要像这水一般,你看它从来不管我们身份如何,大家口渴的时候,喝它的时候,它的态度都是一样的。

    上善若水,是一门大学问。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以“色”示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lmur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