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第五章,研究了基因、文化与性别对人类的影响。这一章的内容我似乎不太感兴趣,或者没有太读懂。
孩子受父母影响了多少?
网图侵删一说到孩子的事情,我就特别的关注,因为教育孩子,真的太难了。看完本章,我感觉自己想多了!我是不是不需要教育他呢。
研究表明:两个在同一家庭长大的孩子之间的差异和从众多家庭中随机抽取的两个孩子之间的差异一样大。
这与我们经常看到的似乎一样,生两个孩子的家庭会明显的感到两个孩子的差异。双胞胎也经常有着一动一静的分配,各个方面都显示着两个小孩子的不同。所以我在生完二胎之后,倾向于认为孩子的性格占天生的部分更大,我自己感觉占到70%。
在此方面本书还真的有所研究,
来自兄弟姐妹(双生子、血亲关系、收养关系)研究的证据表明,基因大约只能占个体人格特质差异的50%。共同环境影响(包括家庭)只能解释0-10%的人格差异。
看完这段话,我是这么想的,也就是说,我和老公传给我娃娃的基因占娃娃基因的50%,我自己以身作则,谆谆教导,煞费苦心的去学习如何教育我娃娃,我最多只能影响到我娃娃的10%,当然,在不理想的情况下,没准就是0%。
所以,剩下的一半我娃娃,也就是40%-50%的我娃娃,完全不受我的影响,而是来源其他,证据表明来源于他的同伴。
网图侵删孩子们最关注的其实并不是父母的想法,而是同伴的想法。孩子们学习到的文化——游戏、音乐品味、口音甚至脏话——大部分都源于同伴。
看到这里,我的后见之明就冒出来了,为什么大学宿舍,同样兴趣的孩子似乎被“冥冥之中”分配到同一个宿舍。为什么打游戏的被分在一个宿舍,拿奖学金的分配在另一个宿舍,也就不难想象了。为什么学霸们经常出自同一宿舍,大概也是这个道理。
同时我还想到,为什么兴趣相投的小伙伴会相约去大城市闯荡,而此时往往,最不理解孩子的恰恰是孩子们的父母。你为他操碎了心,他从来都没有关注过你操的什么心。
本书还提到,如果把一群孩子放在相同的学校和同伴中成长,只是把父母换掉,他们会成长为相似的成年人。我们对孩子的影响很间接,为他提供良好的就读学校,居住环境是我们能做到的,“而同伴则会直接影响孩子们的违纪、吸毒或怀孕行为”。
所以说,孩子从一生下来,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不管什么时候,都不是父母的,而是他自己的。
这个世界的价值观和文化,永远掌握在年轻人的手里。我们受文化的影响,同时也影响着文化。
网图侵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