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充满悲情成分的热词-“活着”,游走在人们沉闷的无奈中。
我战战兢兢:风和日丽让我感受岁月静好,死亡消息又把我推向黑暗的深渊。在“珍惜生命,活在当下”面前,年龄和阅历不允许我有所造次。
还好,有幸读到《长寿的代价》,让我摆脱了困境:被动穿梭于人山人海的台前,聆听舞台上关于“生命意义”的演讲,麦克风压迫鼓膜的声浪,没有平息我的焦躁和懵懂,反而激起耳廓发烧般的滚烫,振聋发聩的名言警句终究像是隔着一层纱,自说自话,一副“隔靴搔痒”的感觉。
2015年,时任纽约时报的记者约翰·利兰,开始题为“年过八十五岁”的系列报道。在一年的时间里,他跟踪六位纽约老人,外带自己86岁的老母亲,完成了《长寿的代价》的写作。
夹杂在诸多“失智”,“摔倒”,“髋关节骨折”,“阿尔兹海默”等老年人专属的词语中间,辅之一些学科佐证,作者更愿意聊起他们的往事,询问关于快乐的理解,死亡的感知,试图从特殊的生命阶段获得更多人生经验。
老人没有让他失望,在不断失去的过程中展现出来的生活智慧,是他的最大收获。感恩,快乐,专注,目标,爱,父母之道,工作,满足感, 这些挂在嘴边的时髦概念,原以为为年轻人所独有,没想到在老人身上闪现出岁月积累的丰富内涵。
作者仔细选取了跟踪对象,他不定期随访,在养老院,家里,酒吧,别墅与他们会面,与他们的子女,护士,情人,朋友聊天,在散步,换灯泡,讨论以色列问题的不经意间了解老人。
老人免去了聚光灯下的局促和有所保留,作者摈弃了仓促交付一份光鲜报告的局限。他们无话不谈,童年生活,家庭伴侣,子女关系,大萧条,不回避死亡问题,敢于触及性问题。亲和力和略带幽默的笔调仿佛在向人们描述渐渐老去的父母,展示了与人们想象截然不同的晚年生活,而且包含了我们永远不敢,不会,不可能问出的问题,真实和真诚写满纸面。
看看他们给我们到来了什么:
费雷德里克·琼斯,87岁,“二战”老兵,退休公务员,生性风流,但心脏衰竭。
选择“当下”作为生活最幸福的阶段,“如果你现在不快乐,那你就是不快乐“,这是他的座右铭,朴实到每个人都能做到。寄予未来的成分减少使得快乐的到来变得容易。
尽管有病痛缠身,尽管没有足够的退休金支持他居住在有辅助设施的养老院,他希望活到110岁,并且为每天自己醒来而高兴和感恩,从而坚定了他活到110岁的信心。
费雷德里克永远为着一点点小事儿感恩,感恩带来的快乐又回馈感恩,放大了快乐。
约翰·索伦森,91岁,伴侣去世,独自在曼哈顿上西区生活了6年。
约翰关于死亡的解读最为悲观,是六个人中间希望早点结束的人。他给作者传递的信息是:他的求死不是盲目或者任性的,没有带着对现在生活的厌恶。他的幸福生活归结于与同性恋伴侣的美好经历,他从过往的美好回忆中得到和给与了所有的一切,像是完成了所有任务,把多余时间看作奖赏是他考虑离开的原因。
约翰想给与年轻人的忠告是同情心和同理心。对于死亡,他自有一套理论:无论周围的环境多么可怕,接受死亡就是接受生活,接受生活就是快乐地生活。
鲁思·维利希,91岁,一直生活在有生活辅助设备的机构。
鲁思在86岁生日前离开家,住进了养老院,这是对一向性格独立的她的挑战。当专注于自己做的事时,她总是很乐观。学电脑,看书,写作课,亲历亲为,每一样都让她感到快乐。在走向衰老时,调整和孩子的关系,“依赖子女不是失败,而是成功”的想法平复了鲁思的挫败感。从“给与照顾”变为“获得帮助”,最坚决寻求独立的鲁思同时从家人那里获得了最多的情感支持,看护和关怀关系的重新定位,让鲁思和家人维护了互相尊重和支持的亲密关系。
黄萍,80岁,来自中国香港,充分享受了社会服力保障,最大爱好是打麻将。
年轻时遭遇的一系列打击以及经济的窘迫(她工作到80岁退休)反倒造就了她实际的想法,好好利用社会福利资源和服务,“我尽量不去想不好的事情,老人总抱怨不是好事”,“当你老了,就得让自己快乐,不然你会更老。”不抱怨,从自己内心选择快乐的事情帮助她建立了很充盈的满足感。
她对灾难的理解来自自己的看法而非别人的定义:“哪怕是最严重的损失,只有把它看作灾难的时候它才具有灾难性”。这样对她认清最重要的事,不再为无谓的事伤神节约了大量时间和感情。
海伦·摩西,90岁,不顾女儿反对,在养老院找到了自己的第二个挚爱。
海伦和豪伊互相倾慕,彼此找到了人生的第二次挚爱,他们商量再婚,在遭到女儿关心的拒绝时,再次显现出老人的智慧:她很明了自己目前拥有的东西,尽管心情强烈,却可以忍受停滞。“不想任何坏事,对所有事情都放手”是她对快乐的定义。她把最关心的豪伊和女儿放在最重要的地位,为了避免伤害两者,她学会了在混乱中发现快乐,在妥协中寻找快乐,而取代年轻人的急切推进,消除快乐障碍的做法。“满足感未必触手可及,智慧在于从当下的不完美中找到满足”。
乔纳斯·梅卡斯:92岁,电影人,作家,有着30岁年轻人的充沛精力和急脾气。
医生不得不承认,旺盛的生命力足以使他免除许多不幸,他没有对抗年老,而是挖掘潜力,把专注力量集中在当下,去迅速解决即刻发生的事情,秉承“谋事在人,成事在天”的格言。
15岁第一次拍照,20岁创办反纳粹地下报纸,27岁移民纽约,46岁拍摄第一步自传影片,83岁岁开通自己的网站,92岁在意大利威尼斯展出自己的作品。他把100岁在烟囱上倒立的父亲作为偶像。
2005年,他在创作的小诗中写道:“我终生忙于变得年轻,不,你没法说服我变老,我至死都是二十七岁。”十六,七岁的年轻学生围绕他的周围,倾听他朗读:“你没有想过,生活是多么令人惊喜,真的令人惊喜?”
他用“蝴蝶效应”解释道德责任和原则:他极力不做消极的事,以保证下一刻不出差错。他对前人美好艺术的欣赏和认可是自己更加努力地延续和创造的动力。他在为即将开业的图书馆设立了筹款600万美金的目标, 当问及对年轻电影从业者的建议时,依旧是饱含行动力的简短话语:“拿起摄像机“。
他把快乐理解为与别人分享快乐,“快乐就是看到你做的一切都是有用的。工作干得漂亮,孩子在成长,生活美满,没有强求,因此很快乐” 。死亡对他来说不是问题,问题是生活。
衰老,死亡丝毫没有阻止他们用老年特有的思考选择快乐,这是他们学习不断调整目标和人生意义,做到灵活取舍,保持快乐的最可贵贡献:
* 不为明天担忧
* 接受失去掌控的事实
* 不因为自己的难处去责备别人
* 不会长时间沮丧
* 没有失去好奇心
* 体味生活的艺术在于用你拥有的身体过你拥有的生活
* 不用困难定义自己的生活
* 只想今天,不想更远
* 不要太认真
* 简简单单地活着
* 想着来日无多
作者感言:学会了感恩,放大了快乐;
他选择爱,幽默,同理心,同情心,获得帮助,接受支持,意识到不是因为它们使生活变得轻松,而是因为在生活艰难的时候,它们对我们的抚慰最大;
学习了专注,远离社交媒体争吵,疏离了不悦的亲朋,摆脱了疲于奔命的躁动,恐惧和欲望,找到了宁静。
他们没有害怕死亡,这一样不妨碍他们希望自己能活得长一些,活得快乐些。他们做到了,而且做得很好!
践行充满智慧的忠告好过对死亡恐惧的慌不择路,是对得起“珍惜生命,活在当下”的最好行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