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别怪自己》
大忘路
34个笔记
Chapter 3 你是自己世界的中心,别一味顺应环境
Chapter 3
你是自己世界的中心,别一味顺应环境
任何一个你不喜欢又离不开的地方,就是“监狱”。
希望你拼命成为一个有力量破釜沉舟的人。
当上班让你痛苦,赶紧换个班上
当上班让你痛苦,赶紧换个班上
我特别能理解这种不敢辞职换公司的心态。到底为什么?我觉得无非有以下几点原因:
1.对自己不自信。职场竞争多激烈啊,在自己不可替代之前,做出成绩之前,不敢轻举妄动,而且也怕只待一年两年就辞职简历上不好看,影响找下一份工作,特别是不利于进大公司。
2.害怕不确定性。经济形势不乐观的情况下,大公司都在裁员,新工作不好找。就算找到了,相同行业的公司工作内容又差不多,面对的消耗都是一样的。
3.不敢戳破幻想。都坚持了那么久,如果就这么放弃,是不是就会错过老板说的“马上让我年薪百万,在北京买房”?
4.年龄的焦虑。职场对30岁以上的人不太友好,35岁被优化的现象很普遍,说不定年龄到了就被裁了,何必瞎折腾。
5.不知道自己真正想做什么。有的人天天在上班,但没有一天在认真工作,好像只要是能养家糊口,干什么都行,以至于对上班产生了消极心态,对工作失去热情,对人生的可能性失去想象。
工作本来就是双向选择的过程,不对劲就赶紧跑,我们拥有随时选择的权利。虽说“强者从不抱怨环境”,但若有能力跳出那个困住自己的环境,救自己于水火,又何尝不是另一种勇敢的挑战?
我们不是一味去适应环境,是要给自己创造合适的环境。
“在北京,没人说你的闲话”
“在北京,没人说你的闲话”
偌大的北京,大家都一样,在努力地、自由地生活着,你的孤独,并不特殊。
这里的钢筋水泥太硬,普通人想在这里扎根实在艰难,所以大家“漂”着,在无数的不确定性中焦虑、挫败、不安,要么落地扎根,要么另寻他处。自愿的,被迫的。
我们承受着背井离乡的压力,也享受着那份难得的、争取来的自由。
我们千里迢迢,只想寻一处可以自由站立的地方。
我们永远无法停止对远方的渴望。在变化发生之前,少点焦虑,好好珍惜在大城市里的奇遇吧!对人生的辽阔保持好奇,贪心地多见识一点吧!
关闭“朋友圈”后,我变得快乐多了
关闭“朋友圈”后,我变得快乐多了
当我把注意力都放在自己身上时,内心就有了足够的定力,自然能屏蔽大部分无用的信息。我不再过分关注他人的生活,也不担心他人怎样揣测我的生活,总之不愿意在人际关系上精神内耗。
请给我一群“心大”的朋友
请给我一群“心大”的朋友
学习如何举重若轻,享受当下,不过分预设未来。
在今后的人生中,一定还有很多等待我们的事情,免不了要撞南墙、跌跟头,放轻松就好了。成长的关键是,你不再害怕这件事情。
我复盘了一下,我人生的大部分时间都浪费在了自我消耗中。一件心事儿想不通,最好的办法是放下不去想,每晚睡觉前,有仪式感地给自己的思绪也关机,不要去反复琢磨一件事儿,该睡觉的时候,就放空脑袋去睡觉。想不通的事情,明天醒来再说。
人生嘛,偶尔打个盹也很重要。不要总是睁大眼睛、绷紧神经,疲劳驾驶很容易陷入危险哟。
躺平三年,人会变成什么样?
躺平三年,人会变成什么样?
过好自己的生活,你可以有自己的步调,但别沉沦,别过度消耗自己,这才是对这个时而充满荒诞的世界最好的反抗。
把自己彻底流放后,我才明白“好好活”不是一个喊出来的口号,能做到这三个字的人,都选择了直面代价,迎上去,不管生活给到的是甜枣还是巴掌。
停下了,也是为了更好地出发。
很少有人可以把人生真的过得顺风顺水,但一旦你真的选择随波逐流,意志力和信念感就会被消磨殆尽。我体验过,那样毫无生机的生命真的很不舒服,花草树木都会努力光合向下生根,我难道真的就耗费一生碌碌无为,等待生命尽头的停摆吗?层楼终究误少年,自由早晚乱余生啊。
过好自己的生活,你可以有自己的步调,但别沉沦,别过度消耗自己,这才是对这个时而充满荒诞的世界最好的反抗。
就把它当作一次神赐的很长很长的休假吧,不需要总是尽全力冲刺的,人总有不顺的时候,或者疲倦的时候,不必勉强冲刺,不必紧张,不必努力加油,一切顺其自然。然后呢,然后大概就会好转。”然后呢,休息好了,就勇敢上路吧。
再重要的工作也不能耽误我种菜!
再重要的工作也不能耽误我种菜!
忙着低头捡六便士的同时,也别忘了抽空抬头看看月亮。
距离隔开的不单单是公司和家,也是工作和生活的分界。
其实问题不在于地方,而在于自己的心态。抽空把心拿出来,放到大自然里晒一晒。观察一株植物的生长比看手机重要,好好享受一顿美食的自由和言论自由一样重要,都是不能被剥夺的权利。
原来大大方方说出自己的诉求这么简单,以前只是我提前给自己设下了太多的壁垒和障碍。
要去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去尝试新事物,去拥有自己的生活。让工作和生活有一条明显的分界线,让工作成为积极生活体系的一部分。
-- 来自微信读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