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完成了《清平乐》的全部观看!
古二里的范希文,欧阳修,苏子美,甚至苏轼,这些文豪全都安排来参政了。他们或朝堂上唇枪舌剑,或散朝后把酒言欢,或饯行或接风,每一位文人的言语表达,做事风格又极符合各自生平的个性特点。这也是古二讲师推荐务必观看此剧的原因之一吧。
一句“怀吉没有错”,道尽了多少宦官内臣的辛酸与无奈。也第一次无比犀利的揪出来"宦官措施"对幼儿身心的摧残是多么的灭绝人性。宦官——这些孩子究竟哪里征集而来,这个问题我从来没有入过心,直到观看了这部电视剧,才想到这些孩子应该不是父母同意入的宫,而是通过一些不正当手段(坑蒙拐骗)混取而入的宫吧。再穷的父母也不甘心让自己的儿子以这样的方式有朝一日出人头地光宗耀祖吧。
让精神的爱蒙一层神圣轻纱,肉体的爱多一份缠绵悱恻,灵肉分离也许多见于外国小说,通过本剧的观看,却让人深有感触。爱而不合,爱而不能合,这样的爱情再美也是缺憾。然而真正心有灵犀的爱情又实在渺乎其渺。不说以前,就是现今社会,又有多少婚姻的本质就是单纯生活捆绑式的婚姻。
也许是为人母的天性吧,其实剧中有好几个场景,我都曾推测过,可能马上就会安排丹殊有孕了。在最兴来染疫时,我就曾想,肯定还有一个小皇子出世,大有可能皇后会是生母。然而直到剧终,也没盼到曹皇后诞育,哪怕公主也没安排一个,倒只是快剧末时,两个妃子各添幼女。拿现在一夫一妻制的唯一爰情观来衡量,让人愤懑又合乎帝王制的情理。
观看《清平乐》的初衷是借剧一览宋代文豪的言行举止。却无意了解到即便是皇帝,也不能全由性情而论事。既要接受各方各派的谏言,又要合理安排调度好大将臣子的各种矛盾冲突。对内要安民,对外还得修邦。"为人君,止于仁。"正是以仁施政,才有了朝堂上的慷慨陈词,激昂雄辩,每一谏言都发自肺腑而又心系民生。也正是以仁施政,士子文人也才敢于写,乐于写,于是大宋拥现出了大批的词人文豪。但一晏殊词已珠玉呀。
记得剧中有句“四方城外风景如画"的歌词,其实我们每个人又何尝不是被陷于有形无形的四方城。古代的孩子稍懂事就得背诵"之呼者也",现在的孩子也是一点点大就得接受各类兴趣班的入门了。古代的人要科举考功名,现在要招聘考研博,都是要接受学习,以便找到好工作。说俗一点是安身立命,说雅一点是施展抱负,学习——工作——生活,我们每个人都陷身于自己的四方城。
七十集的《清平乐》,喜怒哀乐,精彩纷呈;五味杂陈,孤城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