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1400多字,阅读时间约4分钟
1
高考,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
从2018年9月起,第三批高考综合改革试点省将进入高考综合改革实施阶段,新一届高一学生将会面对以下变化:
01、录取模式上的变化
▼
原本的录取模式是依据高考统考科目成绩,新高考则是根据“两依据、一参考”的模式。具体是指3门统考科目加上3门选考科目成绩,最后参考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
综合素质包括5个方面: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社会实践
02、考试科目上的变化
▼
取消文理分科,改为语文、数学、外语3们固定统考科目和3门选考科目,语数外各科的满分依旧是150分。
03、考试时间上的变化
▼
原本的高考是在6月进行所有科目统一考试。
而新高考则是改为分两次进行,其中选考科目在高三第二学期的高考前,但具体要根据各省的规定,而统考科目仍在6月份进行。
04、外语考试上的变化
▼
我们可以参考浙江省,原来的外语科目只能考一次改为可以参加两次考试机会,而且只取最好成绩计入高考总成绩,但具体还得请看每个省的政策规定。
05、计分方式上的变化
▼
在改革后,考生的总成绩由语数外3个科目的成绩和选考3个科目成绩的组成。
根据规定,选考科目实行全省统一命题、统一组织考试、统一评卷、统一公布成绩,确保考试成绩真实可信。
2
新高考方案使得高中的学习更有利于特长和个性的彰显,避免“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情况,下列我们来看下都具有哪些特点。
01、完善了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
▼
收集相关事实材料,形成学生综合素质档案,及时、客观记录去反映学生德智体美综合素质主要方面的具体活动。
在招生过程中将学生综合素质档案提供给有关高校进行参考。
02、推进考试内容与形式改革。
▼
保持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科目不变、分值不变,不分文理科,探索论证提供两次考试机会的可行性,进行外语听力一年两考改革试点。
科学设计试卷结构和命题内容,突出考试的能力导向。
03、普通高中形成多样化特色化发展的条件有利。
▼
在课程设置上,高中学校可以在选修课程,特别是在校本课程的建设上形成鲜明特色;
在教学安排上,可以根据本校学生的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科目选择情况和师资情况,在必修课程的教学上形成特色。
04、不分文理科与评价体系的机制改革。
▼
这一条件可以让学生实现文理跨界混搭选课,一方面扩大了学生的选择权,另一方面可以促进学生文科思维能力和理科思维能力的融合碰撞,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有利于全面发展。
05、根据自身选择最合适的组合
▼
学生按照个人对某个学科的擅长程度去结合职业发展规划对选考科目进行选择学习,从而有利于学生实现共同基础上的有差异、个性化发展。
3
做为学生与家长对此需要注意点什么?
在浙江省的第一次选考物理遇冷而引发热议,因为对大学专业选考要求缺乏了解,造成很多高分段考生被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名校置之校门之外。
另外也有一部分考生,在选择科目时仅仅是从专业准入门槛出发,这样做出的选择虽然可以满足目标院校的选考要求,但是因不了解专业内涵,在大学阶段很容易遇到瓶颈。
因此,学生在进行选科时,要综合考虑这3个方面的因素:
1、考虑个人的学科兴趣和学科能力;2、通过有效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去提前考虑未来报考院校和专业,甚至未来发展方向。3、要根据高校选科要求,合理选择选考科目。
三年的学习是一个过程,学校、家长要对孩子有针对性地进行生涯发展方面的指导和培养,做好规划来应对变化。
文章由【逻马生涯】整理发布。
专注于国内高中生涯规划教育,为学生和家长解决生涯规划的烦恼。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