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如何化解与亲子关系当中的恐吓,威逼,殴打
作者:石宏博
在传统五情志当中,恐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纯粹的恐并不一定都是不好的,因为,当你把这种情绪解读为担心的时候,它反而会成为行动的一种动力。
比如担心吃不上饭,就去种地,担心穿不上衣服御寒,就去劳动,去换取。这都是自然而然的。
只有在担心的情况下,什么都不做,这种恐就有了惧的成分。眼看着不好的事情发生,却什么都不做,或做不了,这是非常恐怖的。
说到亲子关系当中的恐,也不一定见得都是坏事。
比如成年子女担心父母身体不好,就帮他们承担生活上的一些家务,这都是自然而然的。
然而,对于很幼小的孩子来说,他们的行动能力有的时候很弱,当他们的担心超过他们的行动能力的时候,这种担心与能力就是不匹配的,他不能也不能够做出相匹配的行为来转化自己的担心。
就算他做出了一定的行为,他对之后产生的对于保护自己努力的动作也是不熟悉的,幼稚的,往往会受到父母的嘲笑或者是指责。
这样一来,病态的恐和怒(攻击驱力),就会产生一种不配得感(羞耻感),觉得自己活着,是不配的,是羞耻的,这是一种莫大的痛苦,是一种病态的悲。
而活在惊惧之下的孩子,由于行动能力很弱,没有办法,很好地保护自己,攻击驱力就会异化为讨好,讨好型人格一旦形成,会给孩子的一生,带来很多的负面影响。
综上所述,担心并不是不好的,但要与自己的行动能力相匹配,才是健康的。而孩子的行动能力很弱,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危机意识也要量力而行。
而亲子关系当中的恐吓,威逼,殴打,带来的问题往往是,因为孩子的行动能力与孩子的担心并不匹配,病态的恐,导致病态的悲,所造成的创伤结果主要体现在,觉得自己活着是一个羞耻,从而觉得自己什么都不能真正配得上,这样的内心是垮塌的,是不能承受生活的重量的。(这种不配得人格和羞耻感,往往会寻求一种极致的救赎(社会关系或亲密关系),或者陷入极端的教条,或者严重的人身依附,还有就是对成瘾性的依赖,总之就是不能获得健康的,相对独立的人生,是一种病态的,垮塌的人生。)
还有就是,由于保护自己的努力,被嘲笑被否定,就产生病态的怒(攻击驱力),之后就形成了讨好型人格,人生失去了重心,造成了大量的苦果。
再者,病态的恐病态的怒,会产生病态的喜和病态的思,有的时候体现在,不以自己的喜悦为喜悦,而以讨好他人的喜悦为喜悦,不以经营自己为思考,而以讨好他人的关系为思考,这都是有问题的。
还有一种可能是学会了在人际关系中,用暴力维护自己的错误方式。
一般来讲,在社会现实当中,用暴力维护自己作为攻击驱力的开始,是错误的,非但不能理解以暴止暴,以武止戈,兵者,不祥之器,不得已而用之的深奥智慧,而且,这种病态的怒,最终也会给个人给社会造成非常痛苦的结果。
那么过去为什么有很多人打孩子呢?
因为过去在一定的时间里,资源非常困乏,这种困乏既体现在时间上,空间上,也体现在精力和自己的认识程度上。
而在这种条件下,也许以前的选择,在以前的环境下,并不见得算是错,因为教会孩子担心是必然的,一个什么都不会担心的人,是必然没有行动力的,没有行动就没有成果,孩子的生命力也就停止了。
所以,先解决有没有,再解决好不好。
总之,教育孩子学会担心,要注意孩子的担心,要与孩子的行动能力相匹配,这样一来才能形成健康的心理状态和健康的人格。(有一首歌叫小小少年,人的童年往往是无忧无虑,但也要注意,给予孩子一定的劳动训练,与他们的能力相匹配的,才不会在青春期出现,难以承受的问题。)
如果自己处于社会的底层,真的各方面都很困乏,也要注意自己的行为所带来的后果。尽己所能,给自己的孩子,一个相对好的,未来的可能。
最后附上一首歌的歌词:
“
歌名:《小小少年》
演唱:海因切
词:肖章译
曲:李青慧
小小少年,很少烦恼
眼望四周阳光照
小小少年,很少烦恼
但愿永远这样好
一年一年时间飞跑
小小少年在长高
随着年岁由小变大
他的烦恼增加了
小小少年,很少烦恼
无忧无虑乐陶陶
但有一天,风波突起
忧虑烦恼都到了
一年一年时间飞跑
小小少年在长高
随着年岁由小变大
他的烦恼增加了。”
人的一生,是非常复杂的课题,愿少年都能,健康成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