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以前看过《镜子》纪录片,讲的是现实生活中几对父母和自己独生子女水火不容,关系剑拔弩张,教育专家介入调解的故事。为什么取名“镜子”,意为孩子是家庭的一面镜子,家庭是社会的一面镜子。再简单点:孩子就是父母的镜子,孩子的问题往往是家长问题的放大折射。
深以为然之外,还有点悲凉:孩子是家庭全部,是父母的心头肉,像电视里亲子关系降到冰点,两败俱伤啊,再好的生活也是煎熬,自己要极力避免啊!
在生活中,桃子确实因袭了我们两个不好习惯:乱扔东西,不爱收拾。大人改不了,孩子更改不了。我感觉孩子性格生来开朗、活泼,高兴大声笑,难过哇哇哭,很爽朗的孩子。摊上谨小慎微的母亲,性格多少有点影响。
以前的理念是:现实世界有阳光有黑暗,不能让孩子一味相信世界真如童话世界美好,得学会保护自己。所以当有一些有关儿童安全新闻发生时,我会告孩子发生什么事,怎么防范。告得太多了么?孩子现在变得很胆小。看《红海行动》,感觉太残忍,不敢让孩看了,一个八九岁的小孩不应该知道太多的真实,现在反思是不是把负能量的东西告得太多啦?本末倒置了。
幼儿园孩子三年过得很快乐,真的可以用“无忧无虑”来形容。一上了小学,孩子们便无形中分成三六九等,哪些是听话孩子、哪些反应快思维敏捷、哪些是捣蛋、哪些老师喜欢的孩子、哪些孩子慢……标签形形色色,孩子没有明确的自我意识,从父母眼中的最可爱的,一下扔到枯燥的班级学习中,接受一次次考查,用这些成人标签不自觉评价自己,自信一点一点被侵蚀。
二年级表现明显,桃总想提前写作业,她是组长,唯老师是从,生怕被扣分被点名批评。那么开朗的孩子,写完作业总怀疑自己还有什么没做起,写完作业,每天要拿记作业本一一核对作业,要么打电话问问小朋友确定一下,不让写就哭,一些无用功的作业耗费大块时间,甚至没时间阅读和运动,看得自己好心疼。
其实真的不必那么用力认真,二年级不应该承受这么重的心理压力。反而后悔以前让孩子当什么破组长为荣了,反思自己是不是把焦虑蔓延孩子,教导孩子学习自觉学,为自己学,长大要怎么怎么样……天天告孩子,把这种传统的期望强加给孩子,孩子慢慢也以这样期望要求自己,人为地增加负担,多了份功利,少了份单纯,太累了。
何况现在的孩子本身就不轻松。周围有几个家有初中生的老师,普遍反映作业太多,十多门功课科科中考,门门有作业。每天做到十一二点,听得自己心生恐怖。今日看新闻,教育部又要取消教学大纲,意味孩们学得更多!学海无涯,真的是以苦为乐,苦做舟啊!
这么高强度学习,孩子的心理素质太弱,抗挫能力也不高,如何应付?现在一改当初口吻,教育孩子的口头禅变为:人无完人,金无足赤、谁都会犯错,要有自己的判断,差不多可以了……期望一点一点回落现实,不再好高骛远,只希望桃健健康康长大,学习尽心就好,大人都很平庸,何必要求孩子出众?另外也给自己提个醒:关注孩子心理状态,懂一点心理知识,怎么样和孩子更好沟通,和孩子心贴心。
近来看一本书《妈妈的情绪决定孩子未来》,妈妈的情绪、思想真的可以主宰孩子未来。常想自己的点点滴滴,有时不自觉地言行举止,默默误导了孩子。养育一个孩子,真不容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孩子也是家长修行学习的过程,珍惜和
桃子(四)孩子相处时光。
2020,希望妈妈这面镜子多投射一些正能量的光芒,多些坚持,少些盲目;孩子多些快乐,作业少些,像清晨的阳光,明媚灿烂,活泼快乐。
这也算妈妈对桃的年度总结吧。希望未来继续发扬优点,克服不足,加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