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恩塔位于四川省泸州市中心城区江阳区最繁华商业街“江阳北路”的东侧。为宋代泸南安抚使冯檝(字济川,四川蓬溪人,官至文阁直学士、左中奉大夫)为报母恩而兴建的。
报恩塔始建于南宋高宗绍兴十八年(公元1148年),此后在明代弘治年间(公元1488年-1505年)、清代光绪四年(公元1878年)、民国23年(公元1934年)、解放后的1985年曾多次维修。塔坐西向东,砖石结构,双檐七级楼阁式,通高33.2米。塔身呈八边形,边长4.1米。底层高4.5米,檐下砖砌仿木斗拱,层层上收,第二、三层檐下有负重鸟兽类雕塑,保存完整。塔内有90龛256尊深浮雕石刻造像,人物线条流畅,栩栩如生。报恩塔中空,有107级“之”字形梯阶直通塔顶,登上顶层,临窗可东眺长江、西望沱江,北看两江汇合处。昔时“白塔朝霞”为泸州八景之一。1991年被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四川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1999年,泸州市政府实行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投资4100万元。对报恩塔进行包装,拆除和迁走塔周围的房屋,恢复了部分古建,并将塔周围辟为现代化的休闲广场,面积达2.8万平方米,使白塔显得格外高峻挺拔,提升了这一古老的泸州地标性建筑的形象。
下图、远看泸州市中心的地标性建筑:报恩塔

下图、近看报恩塔

下图、 报恩塔说明

报恩塔说明 全文照录如下:
报恩塔又名泸州白塔,白塔为南宋绍兴中,泸南安抚使冯檝兴建。绍兴十八年(公
元1148年)建成.传说檝丧父离母治泸,时诞日济贫,其实檝母已沦为丐、双目失明。
适至悲呼其子与檝同年同月同日生。檝惊延入。问之丐称其子联臂挛生,一生一
死,生者臂有长痕。檝下跪拜泣曰;是吾母也:为焚香告天跪舔母目,复明。因建
此塔报恩。故名。
塔高32.2米,呈八方形。每边长4米,七级双檐背西面东。造型古朴优美,结构
谐调自然。塔外檐下砖砌斗拱,饰有瑞兽琴书等浮雕。塔内共有82龛330余尊石刻
造像,分别为佛教、民间传说故事。雕塑精密细腻颇具南宋秀丽工致风格。
塔内为穿心柱式踏道,沿塔内有石梯登临远眺两江如带、忠山似枕,古城景象
尽收眼底。昔年塔尖有青铜宝顶时放霞彩,故古有白塔朝霞之誉。明状元杨慎(升
庵)有《中元夕望开福寺塔灯》诗云:“窣堵高千尺,燃灯达五更。刚风吹不灭,甘
露洗还明.龙烛真堪并,蛾飞不敢惊。猱升何矫捷,应见闼婆城。”写出了昔时白塔的
优美夜景。后世将白塔朝霞列为“泸州八景”之一。
下图、刻有冯檝报恩事迹的汉白玉景观石柱

下图、 报恩塔北面

下图、这是位于塔西侧的、刻有《报恩赋》的景观石。该景观石由全国首届十大“中华孝亲敬老楷模”奖牌获得者王德彬出资捐建。《报恩赋》由四川省作家协会副主席何开四撰文、吳朝暉书丹。

報恩賦 全文照录如下:
吾蜀江陽禮儀之鄉崇教重文江山代
有才人出厚德載物閭閻多古道熱腸曆
史名城稱譽四海白塔朝霞德性之光夫白
塔者報恩之塔也世傳南宋瀘州馮安撫壽
宴而識瞎母焚香告天以禱跪舔母目以明誠
謂佛力加被遂有塔寺之建矣嗟乎馮安撫之報恩者惟母愛之博大母愛之
純粹母愛之無私也誰言寸草心報得三
春暉誠哉斯言千古一揆然為人子之報
恩亦以德報德道德之昇華者也故子曰夫
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由是孝之為德亦
大矣無孝則無教化之興無孝則無人倫
之重無孝則無風俗之厚無孝則無禮讓
之崇一言以蔽之無孝則無德遑論民用和
睦上下無怨以順天下乎。貞下起元國運大昌以德治國和諧為尚承千
年傳統文化之餘緒賡續發揚迎改革開放
之新機含弘張光孝之為道推陳出新報
恩為德榮辱分明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
吾幼以及人之幼大孝尊親毋忘人民養育
之恩大孝明禮毋忘祖國關愛之情大孝
不匱毋忘自然與我共生共榮滴水之恩
湧泉相報雨我公田盛世和平旭日朝霞天朗氣清白塔浮祥忠山
獻瑞操觚為賦惟祝惟頌中華
崛起瀘州其興!
歲次丙戌年 春月 何開四撰 吳朝暉書
下图、报恩塔

下图、这是报恩塔南的建筑,二层匾额:“泸州凤羽”,此处原为开福寺,后被毁,如今是新建的钢筋混凝土结构仿古建筑。(未开放)

下图、报恩塔侧面

下图、报恩塔南面一层是入口,但未开放。

下图、石狮

下图、 瀘州鳳羽 南门

附录:
古泸州八景:
方山雪霁、琴台霜操、海观秋凉、宝山春眺、白塔朝霞、东岩夜月、余甘晚渡,龙潭潮涨。
全文完
(原创)泸州:冯檝为盲母修建的报恩塔 2014-02-19 21:55 发表
2018.11.30 阅读(856)| 评论(23)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