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第62篇 怎么读懂身体语言

第62篇 怎么读懂身体语言

作者: 姜一得 | 来源:发表于2019-05-14 17:23 被阅读0次

千万别把身体语言当成一门外语,其实,它一点都不难学。身体语言虽然看着复杂,每个动作都有特定的含义。但是归根结底,所有的身体语言,传达的都无非是两类信息,舒适和不适。比如高兴、冷静、诚实、放松、接纳、自信,这些都属于舒适信息。比如悲伤、烦躁、欺骗、紧张、排斥、自卑,这些都属于不适信息。虽然世界各地的文化不同,但人们表现舒适和表现不适的方式,几乎是一模一样的。作者当 FBI 这些年,审过很多犯人,靠的就是对这两类信息的鉴别。

比如犯人表现不适,说明他很可能紧张、焦虑、正在撒谎。假如表现出舒适,说明他心里很坦然,或者很得意。同样,在其他场合,这套判定方法也适用。比如你在谈生意,对方释放出舒适的信号,说明他接纳你。反过来,对方释放不适的信号,你就要当心了。

那么,应该怎么鉴别舒适和不适呢?有一套鉴别方法,叫做3+2原则。其中3,指的是不适信息的三大类体现。2,指的是舒适信息的两大类表现。

咱们先说这个3。3的全称,叫做3F原则。这是三个以F开头的英文单词的缩写。分别是,freeze静止不动、flee逃跑和fight战斗。当一个人感到不适时,他表现出的身体行为,绝大多数都可以归纳为这三大类。这是由进化塑造的结果,咱们一个一个说。

第一个是静止不动。这是所有反应级别中,优先级最高的一种。这也是最不可能隐瞒的一种身体反应。假设你是原始人,突然发现不远处有一头剑齿虎。你的第一反应,肯定是愣在原地,一动不动。这是进化赋予人类的一种生存本能。假如第一反应是逃跑,肯定会引起猛兽的注意。也不是战斗,因为风险太高。最优先,最安全的本能反应,肯定是一动不动,这样猛兽没准就发现不了你。换句话说,当我们感受到威胁、不适、或者任何讨厌的东西时,优先级最高的反应,就是一动不动。

注意,这里的静止不动,并不是一种特定的行为,而是一种行为趋势。比如员工被批评表现不好时,双手会紧紧抓住自己的膝盖,脚踝紧贴椅子腿。好像试图把自己按在原地一样。再比如国外的访谈节目,政客被问到难堪的问题,第一反应是握住沙发扶手。再比如审讯犯人,假如犯人听到你的推理后,愣了一两秒,就说明你很可能是说对了。

你只要记住,当一个人突然静止,或者不经意间做一些,试图抓住固定物,把自己固定下来的小动作时。他十有八九,是感受到了不适,他可能是被戳穿了谎言,感受到了尴尬,或者突然遇见了不喜欢的人,等等。

这是表现不适的第一种行为趋势,静止不动,也是我们在感受到消极信号时,优先级最高的本能反应。好,让我们回到剑齿虎这个场景,假设你一动不动,试图隐藏自己,但很不幸,你还是被剑齿虎发现了。这时,我们的第二个本能反应就启动了,这就是逃跑。我们的本能,会促使我们离开有威胁的,让我们不适的,或者自己不喜欢的东西。

当然,这里的逃跑,指的也不单单是跑这个行为本身。它指的是一整套,试图逃跑,或者制造距离的行为趋势。比如当我们聊天时,假如你不喜欢聊天对象,你的脚,会不自觉的向外挪动。

再比如,你在相亲时,假如女方把手机和包都放在桌上,放在你们两个人之间,说明她很可能对你没什么好感,她试图用手机和包制造一种空间上的障碍。再比如做报告,假如领导的后背紧紧靠着椅背,整个身体向后仰。这也是一个试图增加距离感的动作,说明他很可能对你的报告不感兴趣。再比如,一个人看别人的时候,不是平视,而是半低着头,就像足球场上运动员头球的角度一样。说明他想让别人都离他远一点,不希望被打扰。再比如,一个人只有半个屁股坐在椅子上,同时膝盖略微弯曲,身体前倾,就像坐在球场外的裁判员一样,随时准备起身。一旦对方出现这种裁判员姿势,几乎意味着,他对你们之间的交流,反感到了顶点。

你只要记住,一看朝向,也就是对方身体各个部分,是不是指向远离你的方向。二看障碍,也就是对方没有试图在你们的身体之间制造障碍物。三看走位,也就是对方说话时是不经意间向你靠近,还是向你远离。假如呈现出逃离这个趋势,就说明他在跟你的交流中,很可能产生了不适感。这时,你就要跟对方恰当的拉开距离,或者尽快结束谈话。

这是识别不适的第二个准则,逃离。咱们继续回到最初的,剑齿虎的场景。假如剑齿虎离你非常近,你逃不掉,怎么办?没办法,只有打啊。这就是我们在面对威胁、不适和反感时的第三个本能反应,战斗。

当然,生活中不可能动不动就战斗。但是,一旦受到威胁,我们的战斗本能仍然会促使我们做出一系列备战动作。比如张开鼻孔。因为战斗会消耗大量的氧气,你要保证充分换气。再比如紧缩眉头是为了让眼睛睁开的幅度更小,起到保护作用。再比如略微低头,收紧下巴,这是为了保护脆弱的脖子。顺便一说,你在电视里看到的那些,打架之前,故意仰起头,用鼻孔看人的挑衅,在现实中是不可能发生的,因为它违反了战斗的根本规则,抬头不光阻挡了自己的视线,还暴露了脆弱的脖子。

换句话说,当别人做出了真实的备战反应,就说明他感受到了不适。不适感的背后,很可能是一连串的负面信号。比如排斥、恐惧、烦躁,等等。

说到这,3+2原则中的这个3,也就是有关不适的三大信号,静止、逃跑和战斗,我们已经说完了。接下来,我们说说这个2。也就是我们表现舒适时的两套行为模式。

第一套行为叫作“反重力行为”。形容一个人得意忘形,我们会开玩笑说,你要上天啊。别小看这句玩笑,它其实就是我们表现舒适时,最常见的信号,反重力行为。也就是,你在感到舒适时,身体的各个部位,会不自觉的做出向上的动作,就好像真的要上天一样。

比如在开会时,假如你对自己的观点特别自信,你会不自觉的双手交叉,拇指向上。或者十个手指抵在一起,整体朝上。再比如,审讯犯人时,假如犯人的双脚不自觉的向上翘,说明他这时心态很放松,要么是在说真话,要么是对自己隐藏犯罪的手段特别自信。再比如,一个人在看手机时,眉毛往上挑,说明他很可能是看到了好消息。

但并不是所有向上的动作都是积极信号,关键是要呈现出向上的趋势。这里面有那么一点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意思。比如老板问员工,这项工作今天能不能完成?员工说没问题。假如他说的时候,是双肩一起向上耸了耸,就说明他确实很有信心。假如他只有一侧的肩膀向上耸,就说明他很可能自己心里也没底。这个动作呈现出来,两边肩膀一高一低,有点往下滑的感觉。

好,这是第一个积极信号,反重力行为。第二个积极信号,叫做嗜同神经行为。意思是,当你在跟人交流时,假如处在舒适状态,你就会不自觉的模仿对方的动作。

比如,你在跟人聊天时,故意做一些小动作,像翘起二郎腿。那些跟你聊得来的人,会不自觉的跟着模仿。跟你聊不来的人,会无动于衷。换句话说,假如你想试探一个人跟你交谈时,是不是发自内心的高兴。你就可以做一些小动作,看对方会不会跟着一起做。假如他模仿,恭喜你,这说明你们很合得来。这就是第二个,判断积极信号的方式,嗜同神经行为,也就是不经意的模仿。

到这,这套3+2原则,就全都介绍完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第62篇 怎么读懂身体语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mdeaqtx.html